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悠悠万载,人们不断发问,我们的远古祖先走过了怎样的坎坷历程?最早的祭祖之地又在哪里?本文试图找回中断湮没千年的祭祖圣地———万荣后土祠,恢复它昔日辉煌的本来面目,倘能如此,此乃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黄帝建“坛”开创祭祖之先河大约在5000多年前,占据黄河中下游地区大片土地的部落首领黄帝,在古冀洲涿鹿一带(今运城市盐湖周边地区),和另一部落的首领蚩尤展开大战,历时三年有余,“执蚩尤,杀之于中冀”(《逸周书·尝麦解》)。这场部落大战最后以蚩尤失败,被肢解杀害而告终,这是有文献记载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部落统一战争。这…  相似文献   
12.
谭世宝  谭学超 《民俗研究》2024,(1):145-155+159
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体系之中,土地社稷崇拜是最广为盛行和不可缺少的元素。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城市中的福德祠庙宇,还是遍及乡镇的土地神坛,它们不仅作为中国官方宗教信仰的代表,更是中国人对华夏宗亲血统身分和文化认同的纽带。在澳门社区,福德祠和土地社稷神坛是凝聚华人团结,保存中国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场所,这与东南亚各国的情况极为相似,充分展现了中华历史文化在时空和文化上的关联和相互影响,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杰出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3.
刘全志 《民俗研究》2022,(2):120-128
《史记》《汉书》有关汉武帝时期"解祠"黄帝的记载重点在于呈现祭祀黄帝的方式和过程,即以破裂枭体的方式祭祀黄帝;"解祠"黄帝之"破镜"应是分解、破裂牲体的委婉表达.西汉方士的这一主张,拥有深厚的民间信仰和经典文献根据,他们主张使用"恶逆之物"祭祀黄帝,并非出于"虚诞",其背后存在着自古相传祭祀习俗的支撑.西汉社会对枭性的言说以及桓谭、许慎、高诱、应劭的书写可以证明:与解裂枭体相关的"枭羹"习俗盛行于东汉时期,这一习俗无论在方式和意义上均是西汉时期"解祠"黄帝仪式的延伸和遗留.从祭祀习俗至"解祠"黄帝,再到"枭羹"习俗的盛行,展现出民间习俗、祭祀仪式与文本书写之间的复杂衍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万荣秋风楼     
秋风楼是后土祠的压轴之作,因汉武帝的《秋风辞》而得名.它坐落在山西省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整个秋风楼横跨张仪古道,古道原为车马官道,可并排通过两辆大车,战国时期魏国张仪曾经此道入秦拜相。县志记载,秋风楼最早出现在明代,曾在后土祠以南建过。  相似文献   
15.
崇丽阁又名望江楼 ,位于成都市外东锦江南岸。阁名取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既丽且崇 ,实号成都”句意。楼侧毗连濯锦楼、吟诗楼、五云仙馆、浣笺亭等建筑 ;四周水流滢绕 ,竹林苍萃。崇丽阁为清光绪十二年 (1886年 )川督刘秉章、蜀绅伍肇龄、罗应旒、马长卿等募款请建 ,至十四年 (1888年 )建成。崇丽阁通高2 7米 ,四层 ,全木结构 ,下两层为四方形 ,上两层为八方形 ;廊道宽敞 ,装饰精美 ,翘角飞檐 ,飘逸俊美。微风过处 ,铜铃铿然有声。楼内有木梯直上顶层 ,登临远眺 ,蓉城美景尽收眼底。崇丽阁畔的园林古建均为清代晚期所建 ,配置得体 ,…  相似文献   
16.
数百年来,人们总以为,严先生祠堂始建人是北宋景{;占元年(1034)谪守睦州的范仲淹。最先这么说的人,是宋元韦占年间(108卜1094)桐庐县令叶棐恭。他是福建延平人,在《严先生钓台记》里说:“景祐中,正范公谪守是邦,始即台下构堂,以祀先生。自是往来之人,鲜有不登堂致礼。“而叶县令此说,又原于范仲淹自撰的《严先生祠堂记》:“仲淹来守此邦,始构堂而奠焉。”  相似文献   
17.
刘乐 《陕西史志》2001,(1):54-55
深秋一日,陪友人游城固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的五门堰,从而引出一段“民立生祠颂良吏”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8.
宋代民间信仰世界出现的重要变化之一,是部分神祇挣脱"祭不越望"观念的束缚,到外地建立行祠。两宋之交政治、经济、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变动,使张王信仰的传播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以临安为中心的东南地区出现张王信仰传播的热潮。东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只是张王信仰向外传播的隐性因素,一些转任各地的官员、士人和释道人士是推动张王信仰传播的主要力量,朝廷的态度在其中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古建筑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是见证历史的重要实例,更是几千年来中国艺术和建筑水平的杰出代表。在某种程度而言,古建筑也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文化发展的链条。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尊重历史保留其原貌。文章通过对窦大夫祠及其周边建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祠堂献殿内的八卦藻井建筑手法独特,构思巧妙,制作精美,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因年久失修、小构件脱落、梁架倾斜等因素,可能存在隐藏或新发育的病害,整体建筑急需维修,现浅议一下窦大夫祠修缮与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尧舜禹都曾在这里建都,后稷于此开启了农耕时代我们的国家被称为中国,但是很少有人去研究"中国"这两个字究竟是从何而来。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说:"史有‘中国’之称,正当尧舜禹建都之时。尧舜禹建都在今河东境内,故河东是最早称‘中国’的地方。"河东包括了今天的山西运城一带。运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中国、中华、华夏等说法都是从这而来的。在垣曲县,人们发现了4500万年前的世纪曙猿化石,证实了人类远祖起源于此;在芮城县,距今180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