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007年5月下旬,随着洞庭湖水位不断上涨,原来栖息于湖中洲滩的田鼠纷纷内迁到洞庭湖南部地区的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资阳市等地,这些地区约10万亩丰收在望的早稻受到啃食,数千亩良田因此绝收:面对蜂拥而至的老鼠,洞庭湖周边的民众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鼠大战"。  相似文献   
262.
陆玉麒 《人文地理》2011,26(4):11-16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南昌体现出居中性(离几何中心、人口中心、经济中心相对较近)的明显区位特征;作为流域中心城市,南昌位于赣江流域最大的支流抚河与干流的交汇处,这同样符合流域中心城市产生的一般规律;作为赣江三角洲的顶水点,南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区位特性却为一般流域中心城市所缺失。这样,居中性、干支流交汇处、三角洲顶水点的综合区位优势,奠定了南昌在赣江流域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地位。本文所揭示出的三角洲顶水点城市的概念,对流域空间结构的综合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3.
神的结盟——广西漓江上游流域马援崇拜的地方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树海 《民俗研究》2007,26(4):103-118
马援崇拜主要存在于广西漓江、西江、左右江流域,两广、海南环北部湾沿岸地区及湖南湘西地区,云南、四川也有零星分布。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是东汉初年的一代名将。马援崇拜在岭南分布与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军事征伐活动密切相关。《后汉书·马援列传》载:"(东汉建武十七年)交阯女子徵侧及女弟徵贰反,……寇略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玺书拜援伏  相似文献   
264.
历来对古代黑龙江流域地区史的研究都受到史料不足的困扰而难有大的创获。本文利用一方前人未曾留意的墓志材料,将其他各类史料中的片断信息连缀起来,较前人更为详细、准确地阐述了唐开元年间黑龙江流域地区史事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65.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7,(12):39-40
<正>四、回族的教育与科学成就回族历来重视教育,从唐宋时期开始的蕃学发展到近现代,经历了蕃学、元代回回国子学、经堂教育、新式教育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教育形式。蕃学:唐宋时期,居住于广州、泉州等地的回族先民在其聚居地开办了蕃坊教育,也叫蕃学。蕃学主要招收西来的穆斯林子弟,属阿拉伯式的教育。蕃学主要是教学生朗读《古兰  相似文献   
266.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那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的房屋,有如人的许多脚一样,牢牢地踩在山间。不管风吹雨打,炎热潮湿,傈僳人"打歌",喝"泡酒",吃"苦粑粑",安然自得地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267.
罗晓艳 《文博》2011,(5):23-29
史前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落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及气候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气候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渭水流域史前人类居住方式演变的分析,来探讨房屋居址的建筑形式与环境气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8.
罗晓艳 《文博》2014,(1):28-32
近年来,渭水流域仰韶文化晚期一批重要聚落遗址的发掘和调查,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时期有关聚落的资料。文中通过对晚期聚落的分布、典型聚落的考察、晚期社会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晚期聚落在规模、布局、内部设施、经济设施、社会形态等方面存在显著特点,与仰韶文化早期、中期聚落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269.
2008-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安徽省当涂县姑溪河流域进行了三次区域系统调查,调查覆盖面积约550平方公里,发现自马家浜文化时期到东周各时期遗址80余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本地考古学文化的空白,调查探索出一套适合江南丘陵水网地带的调查方法,初步建立了姑溪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年代的序列,为探讨区域内聚落变迁建立了时间框架。  相似文献   
270.
新乐上层文化是分布于下辽河以东地区的一支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在新乐遗址的发掘中被识别出来而得名。新乐上层文化主要分布在新开河流域、蒲河流域、沈阳的浑河两岸及沙河上游、抚顺的浑河北岸,沈阳是这种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域。目前,在沈阳地域内,发现了6处共23座新乐上层文化的墓葬①,本文拟对这些墓葬材料进行梳理,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