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伊犁河是我国为数不多向西流淌的国际河流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孕育了众多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历史上环河而居的众多民族为了政治、经济利益,在伊犁河上往来驰骋,从而形成了几个闻名的古渡口。2500多年来,伊犁河流域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域。众多的民族,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多年的碰撞、交流、融合、发展,给伊犁的历史绘...  相似文献   
142.
143.
苏采 《福建旅游》2005,(4):40-41
台湾太鲁阁公园景区横跨花莲、南投、台中等三县,以太鲁阁峡谷、立雾溪流域及中横公路东段沿线为主体,并涵盖南湖中央尖连峰、奇莱连峰、合欢山群、太鲁阁大山、清水断崖、三栈溪流域。范围东起清水,西迄合欢西峰,南及奇莱山主峰,北至南湖大山,面积达92000公顷。  相似文献   
144.
余中元  李波  张新时 《人文地理》2015,30(2):110-116
脆弱性研究领域不断从自然生态系统向社会自然复合系统扩展,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动态化和人文化地研究脆弱性已成为趋势。湖泊流域是多层级的复合的社会生态系统,从流域角度、社会生态系统层面、体制机制维度,综合分析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对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湖泊流域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滇池为例,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暴露度-敏感性-恢复力"模型结合,构建脆弱性分析框架和评价模型,探寻湖泊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和脆弱性驱动机制,提出了湖泊流域脆弱性调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5.
本文从铜器内涵、文化面貌及与中原铜器的关系等方面对宁乡铜器群和新干铜器群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所含铜器年代跨度不同、主体年代或所属文化年代不同、铸造地复杂情况迥异),时间上不并行,文化传统上联系很少,与中原铜器关系的性质也不一样。因此,我们认为两者既不是商代晚期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同时并存的青铜文明,也不存在源流或继承关系。对于宁乡铜器群文化属性的判定,应该建立在对其所属考古学文化背景的深入研究之上,不能因为其与新干铜器群分布地域彼此毗邻或部分铜器年代接近而进行简单比照。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主要从人文生态学视角着重分析和总结吐谷浑人经营青海湖流域的历史经验,认为青海湖流域的人文生态环境先后经过羌、汉、鲜卑、吐蕃、蒙古人相继经营的五个历史时期,其中3~7世纪鲜卑吐谷浑人经营时期,青海湖流域的人文生态环境发育成熟,形成形态完备、结构合理的人文生态系统,人与自然达到最佳和谐状态。全文分四个部分,分别从民族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以及湖名的人文意蕴,阐述吐谷浑人从蒙古草原入主青海湖流域,在羌汉民族长期经营的基础上,以其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创造性地经营青海湖流域,不仅建立维系数百年的草原汗国,还成功经营高原畜牧业,尤其巧妙利用青海湖地理培育出举世闻名的优质马种——龙种马及青海骢。  相似文献   
147.
李欣 《丝绸之路》2009,(22):46-47
本文针对石羊河流域过度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下游民勤县的现有生态承载力、开发密度、发展潜力。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原则,对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县的未来开发建设,提出限制开发区的地区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8.
东北亚古代鱼形器在俄罗斯贝加尔湖沿岸地区有较多的发现,国内仅在嫩江流域肇源县小拉哈遗址和牡丹江流域的海林市细鳞河遗址和鹰嘴峰遗址见到。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东北亚古代鱼形器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演变过程,确定其使用功能为诱鱼器,探讨出土鱼形器考古遗存之间的关系和生业方式。西伯利亚现代民族学中使用鱼形器捕鱼的资料可以证明,从贝加尔湖沿岸新石器时代晚开始出现的鱼形器,是在冬季冰窟窿捕鱼时使用的一种诱鱼器,既是钩坠,又是诱饵。这种诱鱼工具的发明说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就出现冬季捕鱼业,鱼类成为东北亚地区漫长冬季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9.
小拉哈文化以小拉哈遗址的第二期遗存为代表,同类遗存在黑龙江省肇源县狼坨子、南山头、卧龙、白金宝和吉林省镇赉县坦途西岗子等遗址亦有发现。依据小拉哈遗址提供的层位关系,同时结合对其它遗址出土材料的比较,可将目前出土的小拉哈文化遗存区分为早晚两期。通过对陶器组合、造型特点和碳十四测年数据等方面的分析,初步判定小拉哈文化的年代应该处于夏至早商时期。  相似文献   
150.
石德生 《攀登》2008,27(2):78-81
从明初洪武至嘉靖万历年间,经过卫、所制度建立,军、民屯田及移民,湟水流域汉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屯田繁盛,居住区域扩大,区域性汉族社会成型;同时由于儒学设立、教育发展,汉族群体中人才辈出、著述颇丰,使得汉文化在湟水流域复兴,为青海传统社会、文化、经济结构增添了新的成分,建构了青海传统社会、经济、文化多元性特征。本文通过对明中期湟水流域汉族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梳理,阐述了明中期湟水流域汉文化中兴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