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德宇 《世界历史》2006,1(2):78-84
渡边华山的政治实践使他认识到必须要通过学习西洋才能渡过日本的内外危机,并拥有获得西方知识资源的多种渠道,从而将兰学推向更高的层次。华山兰学真正的价值在于科学地分析西洋状况而形成的具体世界认识,并引照欧洲的经验来变革日本社会的思想,即西洋创造了新的社会原理,日本也以变应变,从而在理论上提出了迎接西洋挑战的总原则。渡边华山生前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却给予后世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82.
雷海宗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他那个时代公认的具有真才实学、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他在科研与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开阔视野、通达思路、严密学风、深厚的历史感、不大识时务的书生气以及大胆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与他早期所受的高级专业训练不无关系.由王敦书先生整理的雷先生的<西洋文化史纲要>一书,是雷先生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世界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进一步证明雷先生非同凡响的世界史功力.这是一部体大精深的历史纲要,已完成了难度较大的建构工作.假如填充史料的工序能够完成,必定会成为我国世界史研究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可惜<纲要>始终是一份提纲.造成这种缺憾的原因首先是雷先生个人的选择,其次是历史条件的局限.  相似文献   
83.
横看成岭侧成峰:学术视差与胡适的学术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新文化时期 ,胡适借助西洋统系撰写《中国哲学史大纲》 ,建立起新的学术典范 ,成为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要角。但从 1 92 0年代后半期开始 ,他的一系列开风气之先的学术著述 ,遭到各派学人或隐或显的批评指摘 ,矛头所向 ,正是以西洋统系条理本土材料的弊端。面对来自各方的批评压力 ,胡适表面不动声色 ,暗中从著述和方法两方面设法重建学术地位。这种成败同因的戏剧性变化 ,提醒后人更加注意中外文化交融大背景下学术与思想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84.
人仄 《郑和研究》2005,(1):72-72
福建省长乐市是我国著名侨乡,也是具有悠久航海历史传统的古代港口城市。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均在此驻泊,短则月余,长达数月,等待季候风起,经虎门扬帆出洋。长乐市为弘扬郑和精神,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发展航运事业与海洋经济,促进与海外的友好往来与经贸合作,在全面修缮郑和遗迹的同时,还集资兴建反映郑和七下西洋的纪念性建筑——郑和广场。广场自西向东分别建设有:郑和航海馆、  相似文献   
85.
小泉八云和张伯伦同样作为明治时期两大西方的日本研究家而知名,然而二者对明治日本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小泉八云将“有机的遗传”融入到自己的日本文化论中,认为日本人精神层面的优点来自其“祖先崇拜”,是一种“死者支配”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他的东洋礼赞和西洋批判。与此相对,张伯伦则是文化传播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西方的优势文明必将取代日本落后的文明,是典型的西洋至上主义者。本文从比较文化论的角度,采取实证的方式,解析了明治时期两大日本人研究家——小泉八云和张伯伦的明治时期的日本认识迥异与成因。  相似文献   
86.
柯静雅 《黑龙江史志》2009,(11):27-27,36
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南蛮学时代”里,由耶酥会教士等传入日本的西方科技、文化和一般知识形式构成了南蛮文化,包括教育,医学,天文历法,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南蛮文化使日本人第一次与中国文化圈以外的西洋人接触,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刺激了日本人的求知欲,使其西洋观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相似文献   
87.
行伍出身的淮军将领周盛传因为历史的际遇,在晚清的初始阶段就进入上海接触到了西洋军事技术,很快又赴天津驻防,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西洋军事技术,编写《操枪程式》训练盛军,运用西洋器械于工程建设,也热衷于西洋科技系统中的火车、轮船、电报等技术.另一方面,其自身传统经验与学习西洋实践经验混合,呈现亦中亦西的特点,而在价值信仰层面则保持传统观念.这体现了晚清以周盛传为代表的淮系历史人物“实践—经验”路径的“近代化”模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88.
自康熙后,历朝清帝都是鼻烟嗜好者兼鼻烟壶的收藏爱好者。初到中国的西洋人,以及文武大臣觐见皇帝时,也往往以鼻烟为见面礼。鼻烟壶由于具有艺术及经济价值,也成了行贿送礼的重点。不仅如此,甚至还成了敲诈的对象。  相似文献   
89.
杨钊 《史学理论研究》2020,(2):113-124,159,160
民国时期留美西洋史学者是中国的留美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国内史学界对他们的留学生涯,特别是博士论文关注较少。这批学者在博士论文的选题上颇具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内重大的史学争论、主要侧重欧洲国家的历史。几篇博士论文运用了大量的一手史料,在研究视角上也很有新意,所以得到了导师和美国史学界的认可。几位学者在回国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风格,并通过授课和学术组织工作,为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
《郑和航海图》(下称海图)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经验的结晶。据称:“这一部地图昕表现的大概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郑和最末一次下西洋,图上的航程、地理,与祝允明《前闻记》所记宣德一次下西洋相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