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从1405年至1433年,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活动,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23.
林凤眠(1900—1991年)原名凤鸣,又名绍琼,后改名凤眠。广东梅县人。画家、艺术教育家。是20世纪中国画十大师之一。父亲是石匠,又是当地的书画家。他幼年曾受父亲的极大影响。18岁时,以勤工俭学赴法国、德国学习西洋绘画。1925年回国,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即现浙江美术学院前身)。解放后定居上海,1979年被选为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后移居香港,直至1991年病逝。作品甚丰,有油画《人道》、《痛苦》、《悲哀》水墨画《乌鸦》、《水面》、《莲塘》、《宝莲灯》等。这些作品,“艺术世界依然纯洁多姿,他的线条更加老辣劲利,他的色彩愈益强烈,深植于他作品中那份孤独清寂的美,则更深蕴,更加动人。”[编按]  相似文献   
24.
王健 《郑和研究》2005,(2):30-31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七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纪念日,是值得今日中国人自豪和隆重纪念的日子。从1405到1433年28年的不平凡岁月中,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约27000人、200余艘大小船只的庞大舰队,历经千难万险,七下西洋,纵横驰骋在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的辽阔水域,足迹遍及亚、非沿岸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文明与进步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5.
600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明朝船队浩荡七下西洋,遍及亚、非30余国和地区,谱写了中国洲际远航和世界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为纪念这位伟人,中国及世界许多地方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隆重举办庆祝下西洋600周年的活动,主要形式是出版书籍和举办研讨会、展览等。  相似文献   
26.
对于一个读书人,不能读书或没有书读便是个极大的痛苦。而“无产阶级化大革命”的到来,就把我们推人了这样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27.
28.
一、佛山学医伍汉持(1872-1914年),广东台山斗洞人.从小攻读经书.一心想通过科举取得功名.但是屡试不售。23岁在台山惠斯理会(循道会)加入基督教。其时,英国循道会在广东佛山设有循道会医院(西医院)。不仅医治病人.还附设医学堂训练学生.培养医生:医院兼收治麻疯病人.在当地颇有名气。伍汉持进入循道会医学堂学习西医.在外国医生晏惠霖.安德生门下受业三年.  相似文献   
29.
近代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很引人注意的现象是晚清民初的唯识学复兴。唯识学复兴与中国已佚古唯识学典籍从日本传回有关,没有杨文会与日本南条文雄的联系,就没有这批典籍反传中国,没有这批唯识典籍,也不会有后来佛学取向的变化。不过,探究更深层的历史原因,则应该看到这与中国当时面临的危机有关。当时,西洋科学与哲学思想挟"进步"、"富强"之势影响东亚,中国士人与中国佛教必须回应西洋的科学与哲学,佛教必须拿出一些足以证明自己既比西方文化更适合于科学与技术、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又比西方基督教更适合拯救东方人的心灵的思想来,因而日本反传中国的唯识典籍,恰好给中国的知识界与佛教界提供了佛教对西洋科学与哲学回应和理解的资源,这使得佛教在晚清民初的中国思想世界中,竟然成为理解各种外来新思想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