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陈然意  谭冬朔 《神州》2012,(19):134-13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对该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的心理倾向,学习将变得十分积极主动而有成效。在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下,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而英语学习因缺乏基础土壤而非常枯燥的,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92.
王存瑞 《神州》2012,(22):108-10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3.
郑华  何珍 《神州》2012,(22):236-236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转变观念,要让“以学生为主体”的口号变成现实,即“让课堂变为学堂”“教师教”到“学生主动学”,把传统的课堂变成一个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场所,这样就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了。  相似文献   
94.
加强方志的实用性,把地方志资源优势转变为服务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地方志书服务现实的功能,实现修志读志用志互动,是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新的生长点,也是方志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生机的关键所在。当今地方志工作在编纂出一部融资料性、便览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志书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对志书的开发利用,形成鲜明的地...  相似文献   
95.
探索用志、指导用志、宣传用志是各级地方志机构重要的工作任务.这一工作做得好与否,是关系到地方志事业在当今时代是否体现其应有地位和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地方志事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各级地方志机构既要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地方志成果,又要指导社会各界采用多种形式用志,认真总结宣传推广用志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96.
中国古代的用鼎制度分为殷、周两大文化系统。殷商文化系统是鼎的组合,呈偶数形式,表现出殷人追求对称美以及对女性的尊重。而周文化系统的礼器鼎的组合形式呈奇数,表现了周天子至高地位的形成,反映了周人的阴阳思想和等级意识。  相似文献   
97.
《宁夏地方史话丛书》(50册)是宁夏目前最大的地情历史文化丛书,是宁夏地方志办公室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读志用志的新举措。现将编纂过程与修志同仁探讨交流,以期抛砖引玉,为充分发挥地方志经世致用的功能探索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8.
杨玉萍 《丝绸之路》2012,(24):108-109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宗旨,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理论。继而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行为准则,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9.
象雄与古格。两个一度各领风流的西部古国.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令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们在浩瀚的史海中苦苦搜寻,力图用科学的证据来复原其历史的旧貌。  相似文献   
100.
张洋 《沧桑》2012,(6):123-125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中等职业教育,在风起云涌发展的同时,也突显出很多问题,其中中等职业基础文化课程的教育问题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从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期得到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