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文史春秋》2009,(4):F0004-F0004
防城港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的北部湾畔,是一座沿海沿边的新兴海滨港口工业城市,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京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优势非常突出。共有5个国家级口岸,拥有中国西部地区、沿海地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多重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2.
指挥所部炸毁汴新铁路黄河大桥 1943年11月底,驻重庆的国民党别动军司令部命令第五纵队:组织力量炸毁敌占区的汴新铁路黄河大桥,切断日军的这条运输线。于是,第五纵队新任指挥官廖宗泽少将(四川人)亲临郑州,召开秘密会议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53.
西南油气田编志办公室成立26年来,在四川石油管理局、西南油气田公司的坚强领导和集团公司办公厅史志办、省地方志编委会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几代老领导、老专家和编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4.
灭亡南宋(1279年)之后,元朝在西南地区用兵不断。西南恶劣的气候地理环境使得军粮供给困难。再加上军官侵渔,元军经常发生缺粮现象。为筹措军粮,元朝政府主要采取了四种措施:一,征用百姓将粮食调运至西南地区;二,在西南地区开展屯田缓解供应压力;三,通过赋税的转移与增收来增加西南地区税粮收入和购买粮食的本钱;四,采用入中法解决边粮的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55.
《中国西藏》2010,(5):92-92
王丽萍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七期上发表文章,以国外文化线路理论阐释为前提,分析滇藏茶马古道蕴含的文化线路特质,提出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茶马古道作为唐末以来的民间贸易通道,是联系汉、藏、傣、拉祜、哈尼、纳西、自、彝、傈僳等民族的纽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和积淀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今天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滇藏茶马古道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联系是认识我国西南边疆发展、巩固和中国历史整体性不断加强的途径。滇藏茶马古道是增强汉、  相似文献   
56.
土司统治制度是我国历代封建中央王朝在无力进行直接统治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让地方首领世袭自治以统治地方的一种政治制度。在推动西南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和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起过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世袭专制自治制度的落后性逐步暴露出来,最后崩溃消亡。宋、元、明、清以来,河池历史与土司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土司制度的出现、发展、全盛、衰落而起着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7.
话说冰岛人     
冰岛是个不容易生存的地方。在这个国家,要么冰雪覆盖,要么沙漠绵延,70%的面积无法住人。因而,它的版图虽大于爱尔兰,但却仅有23万人口,其中半数居住在西南部的首都雷克雅维克及其周围的城镇。  相似文献   
58.
余玮 《文史春秋》2010,(12):42-51
张铚秀是一位叱咤风云、战功卓著的传奇将军。13岁参加革命,历经农民暴动、中央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斗争,是战争经历最长的红军老将领之一。走近这位老人,犹如阅读一部军事史书。  相似文献   
59.
二千年前,云贵高原上有一个由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夜郎国。夜郎立国数百年后,适逢汉武帝拓边开疆,夜郎归汉。再逾百年。到了西汉成帝年间,由于夜郎与同为汉朝属国的漏卧、钩町交战,不听中央号令,遂至国灭。夜郎从此成为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一个神秘的文化现象,留在了汉文献有限的记载里。然而千百年来,夜郎国在人们的记忆里并未消失。不仅因为大史家司马迁在他的不朽著作《史记》里,对夜郎国作过记载,也因为在华人世界里流传甚广的“夜郎自大”的成语。  相似文献   
60.
汪诗明 《世界历史》2012,(5):4-15,157
1944年1月签订的《澳新协定》是太平洋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签订的一个重要的双边合作协定。协定的签署使得澳新两国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区域性本位意识得到了加强,协定中有关国际组织的设想对联合国的成立以及《联合国宪章》的诞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有关参与战后太平洋地区停战协定以及战后安排的条款,更是成为澳新两国孜孜以求的战略目标。然而,该协定所显示的澳新有关太平洋岛屿处置的原则,给太平洋战争后期以及战后初期澳美战略协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