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色彩是中国绘画最具有表情作用的艺术语言,它具有最直接的情感表现力。在深入研究色彩与书画装裱二者的同时,并进行理性的运用,有助于加强艺术主题的表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内心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52.
《乾隆御笔符望阁口号》贴落书写于青色洒金蜡笺纸上,原张贴于故宫乾隆花园符望阁内,由于文物右上角缺失,致使文字缺损。又因蜡笺纸制作工艺失传,带来文物修复材料的问题。本研究将数字复制技术应用于该文物的修复当中,首先解决了修复材料短缺问题,同时通过将数字复制技术、人工临摹技术、书画装裱修复技术相结合,最终完成该件文物的修复。此件文物的修复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巨大优势,扩展了数字复制技术的应用领域,丰富了古书画修复手段,为类似文物修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3.
美学艺术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等审美艺术和审美意识。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艺术,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一幅完整的国画,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装裱美学则是通过研究美学内涵,结合书画装裱特有的理论,通过对艺术学、绘画学、装裱理论的研究,将近几年装裱实践操作总结出的实践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并归纳出有关装裱审美方面的一整套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54.
漫话彩笺     
梁颖 《收藏家》2008,(1):43-48
一、形制 认识彩笺的第一步,是了解它的形制。不过,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不小的障碍:现存的绝大部分明清尺牍,几乎都经过了藏家的装裱甚至裁切,因此已不能完全反映笺纸的原貌了。要搞清它们原先的模样,需要分辨装裱前后不同的痕迹,做些推测。  相似文献   
55.
唐卡是藏传佛教美术中独具风格的绘画形式之一,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唐卡形制多为竖条长幅,其内容有各世代的宗教人物、高僧大德、神像人物、佛教故事和说法图.还包括历史,传记、学、民俗、吉祥图案、医药、科学知识等。  相似文献   
56.
刘增堃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冀县燕家庄。旧社会在衡水、冀县一带,乡人谋生多有在京津古玩铺从业的传统。刘增堃就生在这样的世家。其祖父刘鸣珂在北京新华街经营字画装裱业,父亲刘自逸在北京镒光阁古玩铺做事,叔父刘曼卿在北京尊古斋古玩店从业。1937年刘增堃13岁时随家人进京,次年经叔父介绍,在北京鲜鱼口王德山铜器修理作坊学徒。王德山系河北衡水人,在京从事青铜器修复业,技术师承有自,且多能发明创新,对推动北京古代青铜器修复业的发展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57.
唐卡是西藏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装裱与修复有别于中原传统的装裱而具有独特的工序和手法,因此在传统的装裱修复基础上,加大科技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八思巴》、《药师佛》两幅唐卡的实际修复为基础,阐述了唐卡装裱和修复的具体手法。修复和装裱的方法大致分为拍摄原貌以做对比;清理画心背面污布;贴补破洞和粘贴补料;托料;剔除废边等。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外,还应当对西藏传统唐卡的起壳变形、烟熏的镶边、贴补部位、唐卡画心的加固等需要按照传统唐卡的装裱工艺进行修复,切不可照搬硬套接笔补色的国画修复方法。这样一来,在最大限度的技术可能的前提下,可以在实践中对唐卡修复与装裱的技术做出基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58.
袁因  丁三丰 《中华遗产》2007,(9):126-133
一个比中国人还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美国人,运用数码摄影技术和中国书画装裱技艺,要把他眼里的中国山水和历史装裱起来……  相似文献   
59.
碑帖拓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是记录和保存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近些年,随着书法热潮的兴起,以及对相关文献材料整理研究的逐渐重视,碑帖的鉴定收藏与装裱修复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装裱修复的市场需求也随之进一步扩大。可惜的是,甚少有人知晓,碑帖的装裱当采用与书画装裱不同的操作技法。书画作品要求平整不出现褶皱,正确的碑帖拓本装裱方法则要求在装裱后仍保留椎拓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字凹凸状态。很多碑帖拓本就因为错误的装裱操作,文字被撑平拉大,丧失了原本的艺术韵味。对于这样的碑帖来说,如何将其恢复原有的立体凹凸,重新挖掘其艺术魅力,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修复难题。本次研究以修复宋拓木刻本《十七帖》为例,提出一个全新的碑帖修复与装裱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0.
纸张的好坏及使用位置和使用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书画装裱和修复的好坏,是影响书画装裱修复的重要因素。为此通过对明清时期几件书画装裱用纸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明清时期书画装裱用纸中以竹纸和有竹子为原料的纸张居多,不同纸张分别应用在不同环节上,同时,宣纸也作为书画装裱用纸使用。这和当时文献中记载的情况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