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展示陈列设计是一门艺术性的活动。除了功能的满足之外,在展示内容具体形象化的过程中,为了更深刻、有效地体现展示的内容与内涵,并使某一展厅的展示陈列设计更具特色,通常,结合核心展示内容而衍生出来的符号化设计,是我们可以应用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本文中,通过李鸿章故居陈列馆淮系集团展馆展示设计中有关符号化设计的一点尝试与心得,就相关符号的产生与设定,进行了过程性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2.
客家人,是汉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世居中原,不屈于异族入扰中原,随帝都南迁(晋由洛阳迁建业,宋由开封迁临安),后来辗转至闽粤赣边区,散居世界各地。迄今为止,保守估计约有6,000多万人。从清朝初年到民国时期,客家人又多次多批迁往台湾。在现有台湾,2,300万人口中,客家人有460万,约占1/5。几个世纪以来,台湾的客家乡亲傈存着客家民系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抗击外敌,不畏强暴,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纵观历史,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略作论证。  相似文献   
23.
关于客家民系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少论断。这些论断大致可分为“南迁”说和“土”说。它们几乎都是依靠研究史书、谱牒等献资料而得出的。在探讨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时,学也往往涉及到了客家先民的层次,比如王东先生就有“原生形态的客家先民”、“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再生形态的客家先民”的观点。本试图从活材料——现代客家方言出发,从方言词的来源和层次角度探讨形成客家民系的来源和层次。探讨中结合了必要的历史献佐证。  相似文献   
24.
颜其香和周植志所著《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与南亚语系》一书的出版,对于孟高棉语族研究是一大贡献。两位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调查佤语及其方言,他们的研究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此书中列举的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料和语料,都来源于他们多年的调查研枣。在中国的各种语言中,  相似文献   
25.
古镇系马口     
系马口——这座紧靠蔡甸区、位于汉江边的历史商业中心,自古就繁荣昌盛,百业兴隆,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威望与地位,前辈人曾赋予了这块襄南宝地很多神奇人缘的传说。  相似文献   
26.
青海都兰地区公元前515年以来树木年轮表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轮年代学(Dendrochronology)是对树木年轮年代序列的研究。树木树干的形成层每年都有生长活动,春季形成层细胞分裂快,个大壁薄,在材质上表现疏松而色浅,称为春材;由夏季到秋季,形成层的活动渐次减低,细胞分裂和生长渐慢,个小壁厚,材质上致密而色深,称为秋  相似文献   
27.
楚系文字中有这样一个字,写作“吁”,过去学者们多把它释读作“号”。  相似文献   
28.
范金荣 《民俗研究》2004,(2):107-115
2001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七),笔者乘坐二妹夫田大年的三轮客车,于上午10点多钟到达峙峪村,来到田大年的姨家。他的姨夫叫落希沂,男,73岁,不识字,16—26岁在本村瓷窑当小工,26—60岁当  相似文献   
29.
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变革的两种思想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革命与改良(改革)这两种变革思想和方式之间虽然有重大区别,但又是互补的,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凸现其主导功能,也会相互转化,不可绝对地厚此薄彼,更不可只肯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事实上,革命与改良是同一部乐曲的"双重变奏",两者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交互辉映,共同组成了20世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启蒙大众、革故鼎新的历史画卷,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20世纪最后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趋势表明,中国尽管已从根本上摆脱了自我束缚的困扰,但进入新世纪后最需要的是居安思危,力戒盛世意识,增强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0.
黄安年 《史学月刊》2008,11(1):93-99
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翔实的文献资料表明,19世纪60年代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在美国历史上竖起了一座走向现代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和谐的不朽丰碑;而这条铁路的建设与一个半世纪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华工先驱们的伟大功绩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这支不畏艰险、勤劳朴素、沉默奉献的生力军,为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