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刘丹萍 《旅游科学》2007,21(4):63-71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出现“文化转向”(cultural tum)的理论思潮,学者们格外重视对地理现象进行文化层面的解释,视觉分析(visual analysis)等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得到较多的应用。旅游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地理现象之一,旅游地的视觉表征(visual representation)成为“文化转向”思潮中最活跃的研究议题。西方学者援引地理学、符号学、语用学以及社会批判学派等诸多理论,将旅游营销图片作为“文本”(text)进行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揭示出旅游地是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一本质,阐述其被社会性地构建(socially constructed)的过程和意义。国外同行的相关研究工作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刘朝晖  王星星 《东南文化》2024,(1):14-23+190-191
与博物馆展示“物的叙事”范式不同的是,非遗馆的展示要重构“人/物并置”的空间叙事,呈现具有“灵韵”的日常生活的文化表征空间。人/物并置的空间叙事旨在通过表征空间再生产,把非遗的个体叙事和集体叙事融合于非遗展览展示的物理空间;同时,又走出非遗馆,在更大的社会空间里,通过人、物和新技术的链接,再现日常生活的多重真实性,包括通过推动场馆的社区化融合,呈现非遗的空间真实性;以社区/群体/个人(CGIs)互嵌的参与式策展,把握非遗的主体真实性;打造展示与体验合一的模式,体现非遗的过程真实性;以及汲取现当代艺术的批判意识,获得非遗的超验真实性。  相似文献   
23.
《沧桑》2009,(5):207-207
向荣、颜复萍指出,消费时代的社会表征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化,这一情境也成为文学展开自身实践的文化语境,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生产和阅读。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同时要求文学批评的知识形态实现"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24.
砖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艺术语言丰富,而且还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亳州花戏楼精湛的砖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其清新质朴中饱含着中华文化"和"的审美伦理内蕴。这些砖雕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砖雕艺术风格和艺术发展成就。它们以审美表征形式生动呈现了图形文化中的器物意识形态,使审美个体在审美的同时受到"和"的审美道德规训。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84名掌握藏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藏族学生进行词汇测试,让学生对同时出现的藏语词汇在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判断,以此考察学生对藏语词汇的通达情况,结果发现:在音、形、义的启动效应中,语义激活最好,藏语的词汇通达符合直通理论;在启动效应中,当时间间隔增加后,错误率降低,但是反应时却增加,存在时间与正确性权衡。  相似文献   
26.
《旅游纵览》2016,(7):6-10
1.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是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城市分布在14座岛屿之上,位于波罗的海西岸、梅拉伦湖东侧。古老的街区、宫殿、博物馆还有文化遗产,都徐徐讲述着这座城市700年的历史。2.老帆船查普曼(Af Chapman):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艘三桅帆船停靠在船岛西侧。这艘帆船现在是一家青年旅舍,成为斯德哥尔摩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27.
成志芬  周尚意 《人文地理》2021,36(2):127-135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建筑实体要素保护好,蕴含文化意义传承差的现象.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将街区作为景观,分析建筑使用形式和使用者变化后,景观意义的传承情况.本文以北京西四历史文化街区为景观对象,采用表征、非表征理论,调查当地居民对建筑实体体现意义的理解,及其具身的、实践的文化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第一,该区表征文化主要是...  相似文献   
28.
29.
广州上下九的视觉表征分析——以互联网营销图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旧城改造中,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现象经常出现,广州西关上下九路就是其中之一。研究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上下九的旅游营销图片,对它们进行内容分析,解析图像中具体的构图元素和修辞手法,探究图像所隐喻的城市管理者(政府部门)、旅游开发商对上下九这一旅游地的认知,以及资源利用的主张,由此剖析该地存在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关于上下九的旅游营销图片存在一个占据支配地位的摄影范式,赋予各种视觉"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最终表达了上下九"繁华"、"热闹"、"大众化"的"平民"商业街形象。当那些被这种作品风格吸引的游客大量涌入时,很难期望他们能够自觉意识到上下九传统物质空间的价值和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就这样,旅游营销图像进入了上下九旧城改造和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并在西关文化的保护中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本案例也表明,地方是表征的结果,被如何表征则受控于人类社会的选择。  相似文献   
30.
动物胶作为一种常见的壁画修复材料,具有无毒,无腐蚀,与壁画兼容性好等优点,同时也存在耐水性差、易受微生物侵蚀等缺点。为了探索壁画修复中所用动物胶的性能,选择牛皮胶和明胶(化学纯)两种材料作为实验对象,对两者的性能进行了实验室表征。结果表明,质量分数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的牛皮胶,水汽透过率高,粘结强度适中,渗透性好,对壁画光泽度、色度影响小,更适合莫高窟壁画的修复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