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刘文 《神州》2014,(17):43-43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与发展一直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礼教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服饰形成了特有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并且在穿着上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伦理道德。本文通过对儒家礼教文化进行详细剖析,从中分析中国传统服饰中体现出的意识形式、审美观念、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3.
范梵 《中国西藏》2014,(3):64-69
“陈塘沟夏尔巴妇女的帽子是最有特色的服饰之一。帽角的顶端都插着孔雀羽毛和鲜花,象征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类;边角上有红、黄、蓝三种颜色,象征着原始森林;上边的红色圆顶,象征着美丽的高原湖泊羊卓雍错;帽子两边白色的银丝条,象征珠穆朗玛峰;帽子一端用银币镶的链条,代表珍稀野生动物:帽边到帽顶拉着的一串串珍珠,代表滔滔不绝的雅鲁藏布江。”  相似文献   
14.
金永锋 《丝绸之路》2014,(14):24-27
从旧地方志资料研究民族服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清代楚雄州旧方志有关彝族服饰资料进行收集梳理、归纳研究,力求探索清代楚雄州彝族服饰的基本概貌。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皇家雅曼达噶神坛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曼达噶”即大威德金刚,是藏传佛教重要的护法神。本文考证了乾隆时期所建的七处皇家“雅曼达噶坛”,分析了神坛的建筑特点与文物陈设状况,理清了这种重要的佛堂模式的特点。同时探讨了清富神坛与西藏寺庙的渊源及乾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藏传佛教中神灵众多。有一个庞大的神系。乾隆皇帝建七处雅曼达噶坛。说明了清宫廷对保护神大威德的特别崇拜,这种做法来自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直接影响。由此种神坛之模式可见藏传佛教曾对清代宫廷的文化环境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郭杨 《黑龙江史志》2006,(4):35-35,34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祖国东北边疆--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赫哲族在历史上因以鱼皮为衣而被称为"鱼皮部".  相似文献   
17.
《世界》2004,(11):54-55
被告章周陈的懊恼 章周陈怎么也料想不到,他会被远隔重洋的法国人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8.
芷蝶 《世界》2004,(11):30-32
汉族服饰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湖南桃花山唐墓出土的54件青瓷俑的分析,结合已有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献相互印证,反映了唐代初年在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各种化兼收并蓄,社会习俗发生了急剧变化,服饰和音乐制度亦在承袭前代基础上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唐初特有的开放浪漫风格:衣着开放,胡服盛行,女着男装,并出现汉胡服饰相互结合的新的服饰款式一窄袖短襦下束宽大博广的长裙,农服上开始以钮扣装饰;汉胡乐器在乐队中同时出现,且数量上相互抗衡。墓中出土的伎乐俑是一支演奏“龟兹乐”的官府乐队俑,属坐部伎范畴,是唐代初年“燕乐”发展与繁荣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20.
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步克 《史学月刊》2008,2(2):29-41
所谓中国古代"冠服体制"的变迁,主要是指其分等分类样式及其在历代的变化.根据研究需要可以将其设定为"自然分类"、"职事分类"、"场合分等"、"级别分等"等概念,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历朝冠服及服饰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样式以及冠服体制的表述形式.其结论是:周朝冠服体制特点,主要是"自然分类"和"级别分等"的结合.汉代冠服体制的特点,是其"自然分类"和"职事分类"相对突出;其时冠服的分类功能强于前朝后世,其分等功能弱于前朝后世.魏晋以后,冠服体制的重心日益向"级别分等"和"场合分等"偏转,服饰元素的等级规划日趋繁密.越是到历史后期,冠服之分等的功能越强.对上述变化的原因及意义,由此种视角的研究可以提供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