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为10世纪前后北方窑场出产、且属当时社会高档用瓷的“官”款白瓷器,在四川地区的出土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本文根据四川三台出土实物,结合各地的相关材料,对这类瓷器的时代、窑属、使用情况及“官”字的含义作了探讨,并分析了四川地区所出“官”款白瓷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2.
薛龙  姜宁 《史学集刊》2003,(1):48-54
从1924年起,奉天省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地方建设项目,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奉天几大银号各自独立并拥有部分自主权,奉系军队不仅能够从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取得数额巨大的军费,而且能够利用各大银号的这一特点,在未经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动用超过政府预算的经费。为此,奉天省长王永江实施了一项重要的财政制度改革,将奉天三大政府附属银号合并为统一的东三省官银号,并加强了奉天省政府对它的控制。这一举措不仅限制了奉系军队的特权,使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不经预算核准就任意动用经费,而且推动了东北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3.
唐代的突将     
胡三省注《通鉴》把突将解释为“领骁勇驰突之士”的将领 ,是错误的。突将只是招募的骁勇的战士 ,多为节度使所驱使 ,类似河北节镇的衙兵 (或称为“牙兵”) ,颇有战斗力 ,但也易骄横甚至作乱。  相似文献   
34.
牧惠 《文史天地》2003,(3):50-52
从报上得知,正在筹拍上百集的电视《李自成》,主要演员都初步选定了。圣戏、清官戏纷纷亮相屏幕,被宣布为历史展动力的农民起义当然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理当欢迎。我希望,既然是反映历史,起码得像《三国演义》那样七实三虚,或曰史应当占主要地位而不能如电视剧《太平国》那样编得背离历史(我曾撰文谈过,略)。姚雪垠的小说,我只读过前两卷。第卷印象不错,第二卷就差得多了。第三卷段发表时看过一些,兴趣不大,因此没有单行本。一位看过后来两卷的历史学家对说,把李自成和高夫人拔得太高了,已经离历史。果如此,以这套小说为蓝本拍…  相似文献   
35.
36.
政府部门必须规定相应的薪酬标准,不能让亦官亦商的“蝙蝠”们坐收双份红利——这是最糟糕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7.
为调整政区建制,提高行政效率,或节省财政开支,清代曾发起十数次全国性的裁冗行动,形成较具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其中道光中期的裁冗行动,开始于十一年十一月,截至十三年十一月,遍布十八行省、二河区、三盐区,囊括知府以下正印、佐贰、首领、杂职、教官等178缺。这次行动突然发动,自上而下,打破了自下而上、因势调整行政建制的治理模式,又立足常规程序,逐级下达,层层转详,可谓“运动型”和“常规型”治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呈现中国君主集权体制下行政运作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8.
胡坤 《中国史研究》2012,(1):99-112
"限考受荐"是宋代选人受荐举改官所需遵行的重要原则。考限则是选人改官的基本资格。宋代的"限考受荐"原则在荐举改官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从不加区分受荐资格、磨勘资格到将二者区分明确,反映了宋代荐举改官制度的成熟。受荐资格与磨勘资格的剥离,有效地限制了势要子弟和奔竞者的进身速度,同时平衡了宋代国家现在与未来的利益,安抚了未能改官的选人,稳定了低级文官队伍。  相似文献   
39.
《管子》书中的“幼官”本指祭官,“幼官图”就是为官方四时祭祀及相关生产、政教活动而绘制的图式。《幼官》和《幼官图》是四时节令制度与五行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即所谓“播阴阳五行于四时”。综合考察《管子》书中的时令诸篇及其他载籍中的时令文献,可以考见古代四时节气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
此类冤案,过去有,今天也有,为什么,就在于负责审查案件的官员是否认真负责,是否有良心有人性。无疑,在此案中迈柱良心人性全无。迈柱(?——1728年),满洲镶蓝旗人。姓喜拉塔氏,清朝初期大臣。初授笔帖式,三迁户部员外郎,授御史。康熙五十五年,巡视福建盐课。雍正元年,巡视宁古塔。据《清史稿》等大清正史记载,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任江西巡抚,查实前任巡抚等"虚报"、"侵用"。雍正五年授湖广总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