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张凌云  杨晶晶 《人文地理》2012,27(2):140-144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区对于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项目计划和制度安排,因此,在旅游规划编制以及落实过程中会涉及到各相关利益方的博弈。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未被工业化的社会形态和结构成为一种稀缺的吸引物,旅游业成为当地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经济产业。但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当地居民的利益诉求往往被忽视。新疆喀纳斯旅游规划应用了居民区与旅游区相隔离的战略,在达到了功能分区的目的的同时也引起了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引发了我们对于编制旅游规划的程序和实体改革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2.
杨新欣 《攀登》2009,28(4):37-41
我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胃标,仅仅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制度体系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促进城市和乡村真正深层次的融合,重塑城乡之间积极的社会认同,包括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建立城市居民和外来群体在身份、制度和文化层面上的相互认可、融合和整合,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3.
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住置造就了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形态。在这里,佛教和儒学相互并存,共同发展并走向融合。寺院内教授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佛界高僧尚儒之风流行。而当时社会倡导的“忠孝”思想风气,则是佛儒共同宣扬的内容,虽然具有为王政服务的共同色彩,但二者在这一方面却得到了最好的协调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4.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综合的、世代相承的文化现象,它反映着特定的国家及民族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社会交往和民族心理,同时也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民族之间的融合。本文从文化融合的视角,分析在代表着汉文化的女子缠足社会陋习影响下,满族女子的高底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与日本在接受中华文明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同时,坚决排斥女子缠足这一历史事实相对照,力图说明在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追求文化融合的同时,有必要强调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25.
香港随想     
梁可 《神州》2012,(34):3-4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有提笔的冲动,想写一些关于香港的文字了。除了再一次来到香港的缘由之外,还有那句让我感动不已的话:你写的话,我要做第一批读者,免你所有的暑假语文作业。呵呵,正是这些看似不成文的小点滴,促使我提笔,写下这篇香港随想。扳起手指数数,已经是第八次来了,而  相似文献   
126.
樓培 《中华文史论丛》2012,(4):153-176,388,389
北宋洛陽文人集團的形成是宋初南文北移、南北融合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文人集團由南士主導、北人加盟,在北方民間展開了一次頗具規模的文學創作與傳播活動,體現了南北文學的匯流與新變,爲詩文革新運動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元素與血液,開啓了唐音向宋調的轉變,創造了宋文平易自然、舒暢婉轉的特色。在南北文學的衝突與矛盾面前,歐陽修批判地繼承南北雙方的優秀傳統,整合南北,化合文道,取得文壇公認的豐碩成果,爲古文運動的順利開展指明了方向,樹立了標杆。洛陽文人集團南北衝突與交融的因子深刻影響了宋初文學的演進歷程,寫下了北宋文學與文化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似文献   
127.
文化的魅力     
郭满 《神州》2012,(21):30-3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大浪淘沙,却历久弥新,无论是位居中原“正朔”的华夏儿女,还是周围边区的少数名族,虽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本身政治统治的需求,却无不为中华文明所折服,在文化激荡的过程中不断激荡、重组,最后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与民族之间的融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8.
胡玉春 《黑龙江史志》2012,(1):12-14,21
铁弗匈奴和拓拔鲜卑在血缘上有共通、共生关系,但在双方长达近一百五十余年的交往中,战争发生频繁,始终占据两族外交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铁弗匈奴和拓跋鲜卑地域文化、经济模式趋同,他们共享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有限环境资源,其发展历史亦多赖于此,因此争夺生存资源是他们首要的战争任务。通过战争的交往本身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9.
刘芳 《神州》2012,(27):5-7
格雷·史奈德是当代美国生态诗人中的佼佼者,他善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东西方文化因子融合到生态诗歌中。本文以当代著名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依据,探讨史奈德如何从孔子"仁爱"观中寻求生态观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生态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130.
张艳红 《神州》2011,(26):34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宋代开始,"半游牧"的满族的先人女真族就与中原腹地的"农耕民族"的汉族开始了争夺与反争夺、控制与反控制的冲突和斗争,开始了思想文化、意识观念的交锋,在精神思想领域上、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