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51.
年在山西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中,追缴回一件汉代鎏金银青铜瓶,瓶内为一层木质内壁,是一件结合了木胎掏刻、分体铸造及鎏金银工艺的珍贵文物。 利用超景深视频显微镜对铜瓶表面及内层木胎进行表面形貌的显微观察,以获得制作过程遗留的微观痕迹;X射线探伤对铜瓶整体进行透视拍照,更准确地观察其内部构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铜瓶外表面足部、腹部及颈部等关键部位进行合金成分分析,以确定其外表面装饰工艺,并以此还原其完整制作过程。结果表明,铜瓶为分体铸造工艺,流程为制模、制芯、制泥质外范、铸造、掏刻木胎、套装和鎏金银。铜瓶为上下两部分,中间以铜箍上子母扣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铜瓶本体材质为锡青铜,外表面金色部位为鎏金工艺,银白色部位为基于金层的鎏银工艺;瓶内的木胎为整块木材掏刻制成,而非拼接。 本工作选取了形制与工艺均较罕见的木胎鎏金银铜瓶,完整解释其工艺流程,结合青铜工艺发展史对研究结果进行印证,为此类工艺复杂且形制罕见的青铜酒器的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2.
古代保留下来的遗存中陶器最为丰富,承载着我国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各类丰富信息本工作是在以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单位对我国早期陶器相关科技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相关考古机构对我国南方广西桂林甑皮岩、江西万年仙人洞、浙江浦江上山等若干典型遗址出土早期陶器的科技研究积累,对各遗址制陶原料的选取和加工、陶器成型及烧成方法等一系列我国早期陶器制作的工艺特,点、技术内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南方不同文化区系早期陶器的演变和发展有更加深入、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3.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后司岙秘色瓷窑址出土晚唐、五代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的显微结构进行鉴别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秘色瓷与同一时期普通越窑青瓷胎、釉的显微结构存在差异,秘色瓷釉层中几乎没有原料残余相和晶体生成,胎体中大孔隙少,残余石英小且圆润,表明秘色瓷在原料处理、装烧方法等工艺上进行了革新和改变.(2)晚唐至五代,普通越窑青瓷釉中草木灰残余相组成和形貌差异明显,推测晚唐至五代时期越窑釉料配方可熊发生了改变.(3)研究证实了秘色瓷的烧制工艺更为规范、标准,是越窑工匠精益求精地进行工艺创新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4.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有别于现代制作工艺;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蚀的重要因素。本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夹纻胎工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955.
山东青岛土山屯汉墓出土了大量汉代漆器,大部分漆器髹涂1~2层较薄的漆,但M162出土的漆奁残片却与众不同。本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M162出土漆奁残片的红漆层和漆灰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此件漆奁残片的漆灰层表面连续髹涂5层红漆,且每一层厚度均超出同时期其他墓葬出土漆器的漆层厚度,实属罕见。检视以往研究成果,这是目前发现红漆层数最多的汉代漆器标本,其制作工艺较单层髹漆更为复杂。而这种多层髹同种色漆工艺发展的原因,应当出于审美的需要,其进一步发展,或许可视为雕漆工艺的滥觞。  相似文献   
956.
中国古代钱币与钱币科技考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古代钱币是世界钱币之林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支,是东方钱币的代表,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自始至终采用浇铸工艺而不用打制工艺,直至19世纪末西式机  相似文献   
957.
《四川文物》2021,(1):53-62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石器可分为非实用器和实用器两大类。从三星堆遗址第二期开始,非实用器开始多于实用器,石璧最为常见,这一格局一直持续至遗址衰落。石器加工方面,三星堆遗址主要采用打、磨、钻三种工艺,石璧的制作大致经制坯、打磨、钻孔三个步骤;石斧多以砾石为素材,先加工扁圆砾石长径两侧,然后从两侧、顶端和底端向砾石两面进行加工并制出刃部,最后磨光;石锛多以石片为素材,打制出顶部后,利用石片边缘成刃部,然后磨光全器。  相似文献   
958.
"花阴闲卧小于菟,堂上氍毹锦绣铺。放下珠帘春不管,隔笼鹦鹉唤狸奴。"①猫雀题材,是传统花鸟画的重要母题之一,它载录在文人辞赋的行间字里,也传承于民俗工艺的雕剔裁绘中。于今发现的晋、豫宋金墓葬中,这一题材则以"猫口衔雀"的形象模式,通过砖雕或彩绘装饰于墓室壁面。  相似文献   
959.
作为宣传建筑遗产价值、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的公众教育手段,古建筑主题展览活动已有百年历史。其中故宫博物院多次承办的相关展览是开启民智、宣传文物保护思想、促进学术交流的成功示范。本文综合梳理了相关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等,尝试系统追溯20世纪故宫博物院历次古建筑主题展览的筹办背景、历史历程和社会反响,以期在公众教育手段多样化的当下,为古建筑主题展览内涵的创造性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960.
9至15世纪的中南半岛处于吴哥王朝的统治之下,当地自9世纪开始生产瓷器。柬埔寨吴哥荔枝山窑生产的11-12世纪青釉盒子造型及纹饰丰富,吸收了从唐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瓷器的装饰工艺,并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和创新,12世纪中期及以后逐步被外销至吴哥的中国瓷盒所替代。荔枝山窑的青釉盒子供吴哥皇室及寺庙盛载黄蜡和其他香药,作祭祀或日常用途,凸显了统治阶层的皇权及国力之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