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明磊 《福建史志》2004,(1):41-42
董仲舒,河北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人,约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04年。一生主要活动时间在汉景帝和汉武帝在位之际。董仲舒在青少年时代就以好学不倦闻名,且为人廉洁正直,以学《春秋》闻名。汉景帝时为“春秋公羊学”博士。以教授弟子为业,并刻苦研究学问,史称“三年不窥园”。  相似文献   
12.
陶钧 《收藏家》2004,(10):19-22
尊闻受虚之室是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篆刻家齐燕铭先生的书斋号。“尊闻”二字源于《汉书·董仲舒传》,“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意思是要重视所闻之言,力行所知之事。“受虚”一语出自《周易》“君子以虚受人”。“受”在这里是容纳的意思,指君子要谦逊、包容,意近“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由此可见主人的自我期许与襟怀。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中的董仲舒不过是专治《春秋》的纯儒,而这一认识在《汉书》中发生了变化。我们看到在武帝朝并未被过于重视的《春秋》纯儒董仲舒,随着汉代政治形势及学术倾向的变化,至元帝时地位已经远远高于武帝时期。至刘向时董仲舒始被鼓吹为对武帝朝政治有重大影响的儒宗。班固接受了刘向的说法,并为使得董仲舒符合两汉的儒宗标准而刻意通过种种手段提高了他在武帝朝的政治参与度,于是董仲舒从《史记》的纯儒一变而为《汉书》中"于世有益"的儒宗。  相似文献   
14.
刘洁 《文博》2009,(4):53-58
本文通过《西狭颂》的《五瑞图》、《石门颂》的颂辞,结合《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1949年以来的考古发掘资料,梳理了汉代祥瑞文化的大致种类,认为汉代盛行祥瑞文化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然与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也分不开。而董仲舒宣扬符命祥瑞、灾异谴告等理论,其目的完全在于为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合理性进行论证,从而混淆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界限。  相似文献   
15.
对自然物、自然现象的困惑、恐惧,以自身类比方法,远古人想象出了种种神灵,产生了多神崇拜.夏商周时代,多神崇拜演变为统一至上神即天神崇拜.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接纳了天神崇拜观念;西汉中叶之初,董仲舒代表的儒家集天神崇拜观念之大成,创立了系统的天神崇拜思想体系.天神崇拜实质上是自然力崇拜、大自然崇拜,它凸显了儒家对大自然的敬畏思想.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12,(3):15-1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  相似文献   
17.
王春阳 《史学月刊》2003,(10):117-120
董仲舒 (前 179—前 10 4年 ) ,广川人 (今河北省枣强县人 ) ,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贡献在于在一个需要哲学指导的时代 ,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 ,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形态的思想体系 ,并且成为西汉中央集权政治的指导思想 ,也对以后整个封建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 ,不只是由于它符合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也不只是由于有政治权力的支持 ,主要在于它本身是建立于中国传统宗法伦理之上的一个较为严密的哲学体系。天本体论是董仲舒哲学中最重要的命题。一 天的哲学内涵天…  相似文献   
18.
陈其泰 《史学集刊》2008,6(1):3-9,20
中华民族精神既有其核心的内容,又有在不同历史阶段多样的表现,研究者应当从历史进程中深入探讨民族精神的提升和发展.在中华民族进化史上,汉朝是一个富有活力的重要时期,中国的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重大发展,研究这个问题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其中较为突出的三项是:一,汉代社会呈现出蓬勃的创造力,显著地表现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各方面有作为的人物大量涌现.二,汉代政论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引义慷慨",勇于建言,毫无忌讳地对重大问题提出切中要害的批评.三,汉代人物如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人建构的学说体系,撰写的宏文典册,为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  相似文献   
19.
春秋公羊学派对夷夏关系问题持"夷"与"夏"可以互变、二者同样可以进化的观点,反映了古代各民族间交流和统一不断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因而成为古代儒家学者民族观的精华,具有宝贵的价值.这种开放、进步的夷夏观导源于孔子,发端于<春秋公羊传>,西汉董仲舒加以发展,至东汉末何休形成"据乱--升平--太平"的"三世说"思想体系,相信"天下远近大小若一"、各民族间和好统一局面必将到来.至近代,龚自珍、魏源、梁启超等学者相继加以演绎,因而对近代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焰 《江淮文史》2010,(4):56-67
<正>大象无形,老子消失在戈壁中,留下一本《道德经》,让人猜不透也想不尽。庄子读它,将它变成一对承载梦境的翅膀,游离飘浮,看空前生后世,"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