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81.
吴可  金卓 《神州》2012,(9):103
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产物,它表现了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的情趣及审美观,服饰色彩更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宗教习俗、统治者的审美习惯、地域环境等都影响着服饰色彩规律。满族服饰色彩规律的形成同样追寻着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2.
多少年才有点习俗,多少习俗才积点传统,良知、道德本已物化在生活里,可我们把传统隔离了。——一个很好的孩纸(新浪网友)  相似文献   
183.
艾晶 《东方收藏》2022,(12):16-18
增城区博物馆收藏有一批精美的明代彩绘人物陶俑,这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彩绘陶俑不仅反映出明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也展现出了一幅明代社会生活的画卷。文章从陶俑的起源着手,结合增城区博物馆馆藏陶俑,探讨明代彩陶人物俑的艺术特征。从明代前期的历史发展来看,当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高潮,形成了较强的表现力和时代特征,并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4.
"伊玛堪"中的变形情节尤其是女性英雄与"阔力"的变换,是众多"伊玛堪"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民族口头叙事文学而最具赫哲族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根据人物变形的目的、情境及变形之后的形态,梳理出莫日根的三类变形:由物变人、由人变动物、丑化自身,以及女性与神鹰"阔力"之间的互变现象。从变形情节所诠释的原始思维、所储存的时代记忆、隐含的道德诉求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5.
本研究针对秦俑二号坑出土的一件彩绘跪射俑进行了保护修复,是在考古出土现场保存状况、文物病害及病害机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现场保护与实验室保护修复。现场保护重在稳定文物状态和应急处理;实验室保护则依据文物保护程序进行保护修复,在进行文物表面清理工作后,使用AC33(丙烯酸乳液)及PEG200(聚乙二醇)加固彩绘层,使用环氧树脂对陶俑进行了粘接修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彩绘陶俑的保护修复工作可为以后大型彩绘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6.
满族说部<恩切布库>与<乌布西奔妈妈>是满-通古斯语族著名的上古史诗,它们都讲述了女神带领族人建立文明社会的艰辛历程,反映了满族先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两部史诗的比较研究,能够清晰地辨识两位女神不同的性格特征,更能透视出史诗所反映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7.
满族及其先人一直信仰萨满教.从先秦的肃慎人到清代的满族一直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的萨满文化逐渐淡化与消失.本文以多年的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呈现满族萨满文化的兴衰过程,探讨消失与遗存的原因与特点,为萨满教传统的转换与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8.
王梅 《中原文物》2007,(3):75-79
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旅顺博物馆所藏人俑极具特色。这些人俑以不同的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和礼仪,对研究古代的舆服制度、生活习俗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9.
190.
歌师是研究者对史诗《亚鲁王》唱诵者的称呼。在麻山他们被称为“东郎”(苗语音译)。苗族“信鬼好巫”,歌师即巫师。苗寨人们认为歌师能穿越时空,能与天地沟通,能与祖先交流,能与鬼神对话。巫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老病死离不开巫师,婚丧嫁娶离不开巫师,农事安排离不开巫师,祭天祭地祭山祭水祭祖离不开巫师……巫师的影响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