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声音     
《神州》2011,(7)
我认为最美丽的女人不是她自身,而是她营造的美丽氛围。——严歌苓过程中遇到的很多辛酸、压力、痛苦、动力和勇气都是孩子们给我的。——公益女英雄张颖致力于帮助艾滋儿童撕去社会给予的负面标签我要钦佩谁,我就照镜子。——李敖的言辞一向总是那么犀利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困扰是这个社会总是不肯承认,一个女性的成就是靠她的能力得来的。  相似文献   
52.
作为西藏对外展示新形象的文化窗口,西藏美术馆的建立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城市品质品位、营造文化氛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美术馆,人们大概最关心的就是美术馆的展品、展陈事宜。策展人、画家罗伯特·斯托尔曾说:被艺术感动就是被带离熟悉的环境,跳出自我而灵魂出窍,好的作品会让人回首旅程的起点还有留在身后的那个有限的自我。  相似文献   
53.
王云飞 《华夏考古》2022,(1):105-110
有关北宋时期砖室墓的研究,学界对墓葬营建的关注较少。其中,对于墓葬土圹的研究更是未见专论。本文以河南宋代砖室墓为例,从墓圹与墓道的关系入手,对营造中的三类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同时,对竖井墓道与斜坡墓道的营造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能对砖室墓墓圹与墓道营造的问题的研究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54.
博物馆总是通过一定物件具体化来重新诠释记忆,这种记忆凝结与塑造人类生存的共同文化认同。涉台博物馆也是一样,通过物件的空间安排,来诠释两岸文化认同。在众多诠释历史事件方法中,本文试着通过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对台湾抗日事件全息营造为例,来分析全息营造在涉台博物馆的运用。  相似文献   
55.
许永忠 《文史月刊》2015,(1):72-76,1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可谓是地上文物的博物馆,仅晋城高平就坐落了多处珍稀古建筑,在全国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独占第一的就达四处:崇明寺的断梁结构、开化寺的宋代壁画、二郎庙的金代戏台、中庄村的元代民居,这些古建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让我们通过本文一起欣赏高平的精典和古韵。  相似文献   
56.
建设新北京的"梁陈方案"许:2010年1月6日,东总部24号梁思成故居被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您参与这件事情了吗?罗:我参与了,并在考察后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主要情况是这样的,北京市文物局开始认为没有什么文物价值,没有将它定为文物,事实  相似文献   
57.
蒲波 《旅游纵览》2013,(1):168+170
橱窗展示是商品陈列中一个缤纷多彩的时尚产物,它的发展代表着一部分新型商品商业经营时代的到来,不能说它代替一切促销手段解决商家的所有问题,但它的确时尚气质,人文的进步的一种表现,更是商家们对待竞争的一种高级手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橱窗,不仅在设计风格上有所不同,同时也映照出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文化水准。  相似文献   
58.
门钉,顾名思义,用于门上。它形状如水面上的水泡,故宋朝称门钉为“浮沤”、“鲋锺”、“浮枢”。沤,水泡;锺,大钉。宋《营造法式》:“门饰金谓之铺,铺谓之锺,音欧,今俗谓之浮沤钉也”。“浮枢”,这个词在语法中为偏正结构,中心词是“枢”,它含有天空中的星名字义,是北斗第一星。“北斗有星七,以其在北方聚成斗形,故名。道家书亦名天罡。七星之名:一天枢,二天璇(亦作天墙),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瑶光。一至四为斗魁,五至七为斗柄(亦作斗杓)”。浮枢,借用天上的天枢星名来与人间的大门钉相比附,使门钉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9.
耿莉玲 《文物世界》2007,(3):27-30,49
太原,古称晋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文明城市。太原目前已公布的古建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22处、市级20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未公布的约730处。这些古建筑品类齐全,有着较完整的历史延续性和营造技术的传承性,时代及区域特点鲜明,反映了太原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0.
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浅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金涛  张小林  金飚 《人文地理》2002,17(5):45-48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的探索,旨在引发对现代村镇建设活动的思索。文章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了传统农村聚落建造的相关特征表现:顺应自然的村落用地选址;注重整体架构以传达传统文化意蕴的古村落空间组织;富于变化而形式多样的街巷广场;因地制宜而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传统农耕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境观的内涵,及其体现在农村聚落规划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即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生态观、与传统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观、寄托民众关怀生命之情感的情态观、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意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