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神州民俗》2010,(9):20-22
沙田民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它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沙田水网地区,是在当地“量家人”唱的“蛋家歌”和“渔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统称。沙田民歌已有170余年历史,目前尚在流行的民歌有5000多首。  相似文献   
63.
2012年,网络上最火的红人是谁?答案不是影视明星,也不是权贵商贾,而是一个操着一口河北方言、表情永远无辜的和尚——延参法师。他的微博"粉丝"量近500万,每天新增"粉丝"就有近3万人。延参法师的微博大多是佛家哲理,但是"纳尼"、"懂了木有"这些网络用语却经常出现。喜欢延参法师的人称赞他"智慧中充满幽默",是"最萌和尚"。被猴子"调戏"而红  相似文献   
64.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又派遣黄门译长率领船队远航南亚,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海陆丝绸之路互相交汇,不仅促进了岭南的经济发展,而且使这个地区的社会面貌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表现之一,便是岭南的主要汉语方言——粤语的形成。反过来,粤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见证海陆丝路之交汇。  相似文献   
65.
“么”在昆明方言中是一个使用广泛、功能突出的话题标记。主要功能是强调话题的承前性和对比性。一方面“么”将会话或语境中已知或易知的信息对象设置为话题,使当前言谈紧接上文;另一方面,“么”又将话题对象在背景中突出并与其他对象形成对比,使话题句与后续分句在意义上形成转折或对立,或者隐含一种否定性、排他性的意义。与其他昆明话题标记相比,“么”的使用较为广泛,并且可以在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使用。  相似文献   
66.
东王集乡位于"江南河北"交界地带,该地方言既保留着北方方言的主要特征,又杂糅了南方方言的一些特点。本文记录了该地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总结了该地方言的音韵特点。  相似文献   
67.
任永辉 《丝绸之路》2010,(12):75-76
陕西省是一个方言丰富复杂的地区,除中原官话、晋语、西南官话这三大方言以外,还有赣语、江淮官话、湘语等。  相似文献   
68.
张忠 《文史春秋》2010,(5):29-33
湘军入皖,主帅忧郁 “我的个乖乖弄的隆,曾国藩来了!不得了,了不得!”老一辈安庆市民用地道的安庆方言如是说。真是不得了喂!1861年9月11日,湘军攻破安庆城的第6天,曾国藩率他的一拨人马,从东流江门大营浩浩荡荡来到安徽省城安庆。但见“旌旗蔽日,千帆肃立”,沿安庆西门外的盐河(皖河口)直到20里外的长风港,迤逦而下——大大小小都是船啊!连对岸十里雁汊,也插满了帆樯:这就是近代史上号称十大营的湘军水师。  相似文献   
69.
70.
孙炎的“八角螫虫”之说见于《尔雅.释虫》“蟔,蛅蟴”郭璞注,从郭璞注可以看出,孙炎将“蟔,蛅蟴”解释为“八角螫虫”,郭璞不同意孙炎的解释。邢?、郝懿行、段玉裁、朱骏声等四家在郭璞注的基础上对孙炎的解释或否定、或肯定,但都不能令人信服。文章根据现代方言证明孙炎的解释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