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邵武三角戏     
王冬斌 《旅游》2007,(10):84-89
三角戏起源于赣东采茶戏,形成于清乾隆以后,流传于邵武、光泽一带,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三角戏主要特点有:剧中只有“生、旦、丑”三人(后演变为二旦一丑一生四人),内容多为家庭纠葛、男女爱情、悲欢离合之类的故事;剧中人物无非是员外(即财主)、小姐、农民、小商人、市民等,既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也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它接近生活,故又称“家庭戏”。语言风趣,有时还特意插些邵武方言,而且大多数是喜剧,有的是闹剧。 早期常用的曲牌有《赣州词》、《江汉调》、《广湖调》、《上川调》、《四平调》、《吹腔》,唱词通俗易懂,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要重复一遍。 演员台位呈三角形,出台到台中心唱第一句,接着是打击乐过门,此时演员由台中心走至台右角唱第二句,当第二次打击乐过门时,演员从台右走到中心唱第三句,当第三次打击乐过门时,演员从台中走至台左角唱第四句。演员的台位,始终按上述顺序不断交替变化,看似单调,却保留着民间原始艺术的特色。“三角戏”以江西地方方言为主,“旦、丑”也使用普通话和土话,语言诙谐风趣,早期三四个人便可演出,叫“三角班”。“三角戏”在发展过程中,经艺人们不断完善,慢慢发展到七人,并加入了笛子、胡琴、二胡等传统乐器。使人看后轻松舒畅,因而民间流传“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越看越喜欢”的赞誉。三角戏曾被誉为戏曲种类中的“全国一枝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82.
作为交际的满语已经濒危,但由于其长期与东北-北京官话的接触,形成了语言接触的底层.本稿谨通过对吉林乌拉街方言中反映满族风土人情的一些文化专名词汇的整理描写与例释分析,钩沉出乌拉街方言词汇满语底层之一斑.本稿认为乌拉街方言词汇集中反映和保留了一些满族原生态文化的内涵,颇具特色.同时,针对乌拉街满语及满族文化资源濒危的现状,本稿亦分析了拯救其濒危满语文化资源的迫切任务和重要意义,并尝试对拯救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83.
目前,地方志方言部分的记述正日趋完善,但是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本文通过对方言存在的现实性及其价值的探讨,提出续志中的方言部分还可以有更多创新。  相似文献   
284.
2005年,上海人掀起了“保卫上海话”浪潮,最近在广东又有“普粤之争”。为什么要“保卫”且“争”呢?就是因为方言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方言问题恐怕不仅仅是“争”的问题,还有可能成为血腥杀戮的测谎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