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周友武 《神州》2012,(15):22-23
苗族服饰文化,是苗族人民生活生产及民族情感的直接表述。它通过图案的形式折射民族的历史脉络、生活习俗、民族理念和民族情感。各支系民族服饰的不同,是其民族文化传承的变异,但其主要的民族精髓完整地保存在服饰的制作过程中,也有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体现着苗族人民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本文试以苗族服饰为例,通过对服饰的分析,了解苗族同胞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52.
龙云飞,凤凰县山江苗族首领,人们称之为"青帕苗王",也是中国最后一代苗王。而龙云飞曾经居住过的苗王府,如今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民间苗族博物馆。1982年的时候,苗族国际著名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为其题写了馆名,湖南省政府督学、湖南省苗学会会长、资深苗学研究专家、苗族教育家龙文玉先生担任馆长,著名苗族歌唱家宋祖英任名誉馆长。  相似文献   
53.
孙静 《黑龙江史志》2013,(9):139+142
满朝荐是明朝进士,苗家的骄子。他一生道路坎坷,命运多舛,曾坐过牢、罢过官、充过军,几经磨难,历尽沧桑。他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不阿权贵,敢于向腐败现象作斗争。也正是因为他的刚正不阿,满朝荐的仕途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在为官的二十四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冤狱和乡野里度过。但他的品质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54.
姚胜祥  施毅图 《文史天地》2013,(3):F0004-F0004
高坡方亩田园位于贵阳花溪区高坡乡境内。高坡乡居民以苗、布依两个少数民族为多,该乡有神秘莫测的地下洞堡,远古的悬棺洞葬,密竹重围的苗家山寨,独树一帜的苗族服饰和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还有峡谷、石林、多级瀑布及云顶草场等多处美景。是最具考古和旅游价值的去处。  相似文献   
55.
寨英古镇     
姚胜祥 《文史天地》2013,(7):F0004-F0004
寨英古镇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境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当下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集苗族与徽派建筑艺术之大成。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  相似文献   
56.
应美国苗族研究中心的邀请,笔者于2010年4月3日至4月14日,前往美国参加国际苗族研究中心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苗族研讨会.并考察了美国部分苗族聚居区。现将美国苗族生存状况记录于后。  相似文献   
57.
2009年,贵州省紫云县麻山地区发现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这部万余行的“活态人民口头创作”,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作为依据,全部由歌师凭记忆用苗语唱诵。《亚鲁王》的整个叙述结构就是如何引导逝者的亡灵返回到这一族群的祖灵所在地——祖奶奶的居所。  相似文献   
58.
秋阳 《贵阳文史》2013,(2):33-37
本文是笔者"华夏创世之谜"的系列之三。前两篇刊于《贵州文史丛刊》,题目是《千古文明开涿鹿》和《蚩尤和良渚文化》。本篇就良渚玉文化的神秘性试作破解,目的在于展现蚩尤族所开创的玉文化对华夏创世的不朽功绩,并揭示良渚玉文化为商周吸收并与红山玉文化相融合而形成汉文化的主流;同时被其后裔苗族直接传承,世代不绝。  相似文献   
59.
乌当区下坝乡距贵阳市中心29公里,位于贵阳市东北部,总人口1.6万余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下坝乡具有构成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旅游资源丰富。乡内有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水东宋氏喇平宣抚司遗址,有清道光八年(1828年)的贡院乡试石碑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资源,还有卡堡苗寨、岩底苗寨、大山布依寨等民族风情景点,普渡、白水河、巴喇峡谷及古驿道等生态环境优美,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人文景观,吸引了海内外游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60.
历史之魅     
今年是故土贵州建省600周年。但关于建省,切莫理解为贵州仅仅只有600年的历史。据贵州大学张新民先生的考证,远在汉代,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有关"贵州"的记载就时隐时现,由此也证明,从那时起,"贵州"与中原大地的交流与碰撞就已经开始。我不是学者,更非历史学家,但我窃想,有关蚩尤的传说,有关苗族迁徙的历史,有关"正史"背后那些许许多多、隐而不彰的谜一般的故事……会不会也或明或暗地叙述着更为久远的"贵州"历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