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湖南张家界古人堤简牍释文与简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对张家界古人堤出土简牍进行整理,本文是对这批共90片简牍所做释文和简要注解。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徽泗县刘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示一批汉至唐宋遗迹。其中,唐宋汴河北堤的发现,在隋唐大运河泗县段尚属首次;宋代踩踏面及相关遗迹的发现反映了汴河漕运的繁华;北宋末至南宋初土坑墓的发现印证了相关文献记载的汴河废弃时代。  相似文献   
13.
1938年6月7日、9日,南京国民政府妄图"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汹涌的黄水向东南方向奔流,留下了长400多公里,宽30-80公里的黄泛区,长达9年的黄泛灾害,给皖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害,致使皖北地区耕地淹没、泥沙淤积严重,河道淤塞、水利设施破坏,皖北黄泛区灾害频发、农业损失惨重,人口伤亡、人居环境破坏。皖北黄泛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其负面影响是极其严重的,留下的苦果靠泛区几代人的努力,才逐渐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4.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使黄河水改道流向东南,虽然暂时达到了阻挡日军进攻的目的,却也给豫皖苏3省44县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出于内战的需要,故伎重演,  相似文献   
15.
刘雪娇 《神州》2013,(35):9-9
《蠡堤随想》有柔美的意境和优雅的内涵,其为文或以典传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直抒胸臆,皆以范蠡和西施美丽的爱情传说为载体,以蠡堤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为内核,全方位的表现了蠡堤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整篇文章融史,事,诗,思于一体,却不拘一格,流思婉转。将蠡湖秀丽的自然美与雅致的人文美融为一体,将千年的传说和美好的现实转为一炉,读为之令、神为之清、气为之爽、心灵之悠然怡然,美哉妙哉……  相似文献   
16.
春秋决狱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宏才 《攀登》2001,20(2):90-94
《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发展历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其特点是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法律依据,其实质是把儒家经典法律化,将法律儒化。春秋决狱给中国传统化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章探讨了春秋决狱的实质及起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它给传统化造成的危害。章认为,要使中国法治走上现代化之路,必须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传统化。  相似文献   
17.
李鹏 《安徽钱币》2000,(4):35-35
黄山书社出版的《中华古玩通鉴&;#183;钱币》一书,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分门别类地介绍我国历代古钱知识,是钱币收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工具书。但笔者对书中彩页部分所录“郡国五铢”面四决钱有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38年黄河南岸大堤决口地点共有三处,除以往学界所知花园口和赵口外,中牟杨桥亦被国军人为决堤.在决溃初期,不管是口门宽度还是溃水流量,花园口皆小于赵口.1938年9月上旬后,杨桥决口溃水逐渐干涸.1939年冬赵口被日伪堵塞后,才形成花园口一处溃水的局面.这可能是此次黄河南岸决堤被称之为"花园口事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宜城跑马堤墓地三座战国中期的墓葬所出仿铜陶礼器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认为陶礼器简化工艺、降低制作难度的理念与青铜器是一致的,而具体成形方式则采用陶器的制作方法。正是在东周楚地礼制普遍化的背景之下,陶礼器作为墓中陈设礼器而非实用器的性质使得它能够采用铜器的制作理念来达到简化工艺的目的。同时,本文还就制作工艺所反映的楚墓等级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制作工艺的规范性也是楚墓等级差异的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诏旨与国法     
正在判案执法的实际过程之中,如何看待和处理皇帝诏旨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古代一直存在着以酷吏、循吏为代表的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西汉时期杜周、张释之的两个典故,就很有代表性,值得认真思考。汉武帝时期的杜周,与张汤同为酷吏之首。他在担任朝廷专职司法长官——廷尉之时,完全根据皇帝的态度来判案断狱。凡是皇帝有意重罚的人,杜周一定会找到法律的依据加以构陷;凡是皇帝有意开释的人,杜周也总能找到所谓的"冤状"而予以释放。有人当面批评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