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郑和研究》2001,(2):1-1
在中华民族昂首迈进新纪元之际,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中国政府筹办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一件大事,必将积极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开创郑和研究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2.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误译举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国先 《民俗研究》2012,(2):143-151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所著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 An Account of Native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esian New Guinea.是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作品,在中国有三种汉译本:于嘉云译本,梁永佳、李绍明译本,张云江译本。  相似文献   
83.
编读往来     
阿瑜 《旅游纵览》2012,(7):61-61
<正>纵览微话题#航海日#人类的繁衍生息与海洋有着深厚的渊源。航海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中国的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六百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  相似文献   
84.
吴春明 《南方文物》2012,(3):144-150,129
就中国航海技术史而言,郑和下西洋"过洋牵星"被看成我国古代先进天文导航术的重要标志,但"过洋牵星"的文化起源却在国际航海技术史学界长期争论。吴春明先生《从南岛"裸掌测星"到郑和"过洋牵星"》一文,对比研究了太平洋南岛语族与华南航海民族志上共存的"星象罗盘"("观星法")和"裸掌测星"技术,探讨传统王朝史学背景下,作为"华南民间历史失忆"的土著航海术在中华海洋文明史上的肇始地位。  相似文献   
85.
杨栋 《黑龙江史志》2013,(19):201-201
航海博物馆历史馆的展柜里,有一件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船用微型蒸汽机,它高约34厘米,长约22厘米,宽约12厘米,重量为12千克,看起来似乎是一件蒸汽机模型,但它却是一台真正的蒸汽机。  相似文献   
86.
中国古代远洋航行的历史悠久,至明代以郑和下西洋为极盛时期。以朝廷主办的沿海“海运始于元”,“终元不废”;明代少有举行,终以“海运险远”而将其罢除。两相比较,何以彼盛此衰,本文试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87.
在中国历史上,利玛窦与徐光启一同被认为是向中国传入西方科学知识的关键人物,很早就被一些中国学者推为输入西学的首功者。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帮助彼得大帝创办专科学校的英国数学家、航海学家法夸尔森(H.Farquharson)在俄罗斯的知名度很低,几乎无人知晓这位在俄国终老的外国人为俄国做了怎样的贡献。而曾与他在同一所学校共事的俄国  相似文献   
88.
姚焕洲先生(1901—1979),广东省海丰县汕尾镇人。幼年家贫困,父亲姚作广体弱多病,多在家休息,家庭唯依赖母亲邓太夫人手上维持生计,故极勤俭持家,才能勉强度日。  相似文献   
89.
我国的高职航海教育不容乐观,高职航海教育的发展不平衡,职业教育落后于船舶行业的发展。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我们应该在抓住发展高职航海职业技术教育机遇的同时,寻求对策,培养出符合STCW公约、符合我国航运要求、能够应对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竞争的高素质人才。一、我国高职航海教育的现状(一)高职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十年来,我国在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厦门、天津、大连、青岛、杭州等沿江沿海城市开办了各类的高级职业技术院校。2000年以来,我国已拥有二十多所中、高等航海职  相似文献   
90.
郑和自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航海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当时与郑和同行的王景弘,由于《明史》中无为之作传,故其事迹大多为郑和的光辉所掩盖,鲜为人知,这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本文拟就王景弘在下西洋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东南亚有关王景弘与郑和随从的某些传说作一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