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距民和县城20多公里的西沟乡麻地沟一带,原有演出目连戏的习俗,从正月十五开始,连演半月。剧本内容和表演形式均与其他地方有很大不同,它虽也演绎着“目连救母”的故事,但是以演员赤脚上“刀山”为结束,所以,当地乡民又将这一活动称为“刀山会”。2004年1月,笔者随同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部分专家对麻地沟目连戏的最后一次(1945年)的演出情况进行调查,现根据有关当事人对麻地沟“刀山会”的回忆,撰成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2.
近年国内不仅是涌现了Hip Hop厂牌,还出版了Hip Hop杂志,不只"黑眼豆豆",还有Common、Roots、Public Enemy这样的Hip Hop超级大腕相继来访。迷笛音乐节还有专门的Hip Hop小舞台。但中国的Hip Hop还是很有限。实际情形是中国Hip Hop还差得太远,道理很简单:语言。说的比唱的难。假如你嫌中文词单音节先天不足,没人反对你用英文Hip Hop,但这有意思吗?关键是你说得来吗?如今  相似文献   
33.
包子去一家新开张的巴西烤肉馆吃饭,回来嘲笑那里的演出:"那种歌舞团,衣服是拿80年代开联欢晚会的那种彩色亮纸做的,还有歌手唱外文歌,唱的是‘鞍马比哥比哥锅儿,鞍马比哥比哥  相似文献   
34.
选秀海选是源于北方农村的一种选举方式:由选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选举村民委员会。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借用了海选这种选拔方式,极大地将这个词推广起来。另外,PK、复活等一些新词也被应用于选秀比赛中。选秀节目凭借极高人气使少数人一夜成名,引起其他媒体的仿效或责难。  相似文献   
35.
汤显祖不仅是一个戏曲作家,而且是一个舞台导演,二者兼于一身,使其戏剧理论颇富真知灼见,本文将从其儒家人格、王学左派思想的影响、舞台实践等诸方面探讨其戏剧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6.
<正>祸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让全世界跟着感冒,可当我在纽约行走时却未见预想中的萧条。是什么让这座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被叫做大都会的城市肌体强健?原来纽约还有百老汇撑腰。当华尔街阴云密布,百老汇依然艳阳高照,因为这里除了能收获快乐,还有信心。在危机时代,没有什么比信心重要。  相似文献   
37.
现场     
骆仪 《南方人物周刊》2013,(18):109-109
金黄色的水彩动画投射在幕布上, 映出一座大厦的纵切面,3名演员在窗口现身,唱起咏叹调,在温暖的灯光下写日记,逗猫。开场前领到的“奶奶软糖”,“六一”前的演出时间,叫《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的剧名,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一场欢快明亮的童话剧,却原来是英剧《黑镜》般黑暗、怪诞、沉重的成年寓言。  相似文献   
38.
刘小朵 《风景名胜》2016,(5):142-145
四川被单戏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的成都以及川南、川北的部分地区.清道光丙午年,民间画师钱廉成所绘成都市井人物绢画《尘间之艺》有一幅被单戏在小巷演出图.清宣统年间《成都通览》中刊有被单戏演出图,注文:“每演必有一段《打老虎》,小儿多乐观之.”清末民国初极盛,老成都街头常有围观被单戏的情景.“掌上舞弄千军万马,足下鼓动八锤之音.”在四川老一辈的记忆中应该还有自己幼年时挤在街头巷尾观看被单戏的情景.  相似文献   
39.
Much scholarly work on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as focused on notions of memory, trauma, and nostalgia. In contrast, this essay investigates the "contemporary operas" (shishi xiqu) of the seventeenth-century Suzhou playwright Li Yu to argue for the importance of the notion of"the present day." How is this notion of the present day given dramatic form in Li Yu's operas and what implications does this interest in the contemporary have for the broader cultural scen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will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y investigating one dramatic technique favored by Li Yu: the inclusion of snippets of rumor and "news" reports into the play. By including such contemporary media reports, Li Yu not only generates a constantly evolving sense of the present, he also projects this sense of immediacy beyond the fiction of the stage into the "reality" of the audience, creating a form of opera eminently suited for both reflecting and producing local Suzhou activism, as evidenced in Li Yu's most famous work, Qing zhong pu (Registers of the pure and loyal), a work chronicling the popular Suzhou protests of the mid-1620s and Wanli yuan (Reunion over ten thousand miles), which stages the dissolution and reintegration of family and empire right after the fall of the Ming.  相似文献   
40.
宛梆下乡记     
韩全红 《旅游》2005,(8):38-51
河南内乡县宛梆剧团,早在1992年时就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它是我国惟一的宛梆剧专业团体。2005年的3月份,我跟随他们到南阳乡村下乡演出,三天里,体验了宛梆剧的艰辛、无奈、委屈、感动和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