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文物》1998年第9期发表了《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五号墓为春秋时期Shi国贵族墓葬,墓主为一成年女性。其随葬器物中有一自铭盘,据铭文内容,此盘可名为《Shi公典盘》,简报中附有器形及铭拓。同期又载方辉先生文《Shi公典盘铭考释》,笔者在读过简报和方文  相似文献   
62.
从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看蒲州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岩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府城东南l2公里的中条山巅,为隋太祖武元皇帝“于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5年)建立。初名灵居寺,隋初易名栖岩寺、栖岩道场,为“河东诸寺胜赏之最”。栖岩寺地处历史上的蒲州,相传为舜帝之都蒲坂界,历代物胜迹汇萃,有昙岩洞,仁寿寺、普救寺、万固寺等;这里高僧云集,仅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就记载蒲州高僧15位,其中栖岩寺有昙延、道杰、神素、真慧和智通等五人立传。史载,隋帝常以外国所贡玛瑙施寺为供,唐代人儒士游历于此,现有李益、卢纶、李端等赋诗咏叹传留。  相似文献   
63.
聂菲 《江汉考古》2020,(4):81-91
马王堆汉墓出土器物中有带"素"铭的漆器,我们认为战国秦汉漆器中的"素工"是指在木胎上刮底灰漆的工序,是制漆中的一道关键工序,而"素"铭则是"素工"过程中烙印或刻画的戳记,主要出现于汉代蜀郡、广汉郡官营的高档漆器上。"素"铭漆器的出现说明至迟在战国晚期漆器制造业已经有了较为明细的分工。  相似文献   
64.
诗韵梦寻 《旅游》2012,(7):12-15
流火的七月,喧嚣的都市,当你被周遭的纷扰所累时,是否,渴望寻找一份平静,渴望享受寺庙的淡雅宁静、自然深邃,渴望在虚渺的意境中,寻找澄净真实的自我?北京原有"三步一庙"之说,即使到21世纪初,全市仍保留着大大小小的寺庙几十座。无论它们是香火旺盛,还是已改做博物馆,那陈年的底韵,都如燃过的陈香,安静闲适。在这里你不用离群索居,便能隐藏虚妄,静下来,慢下来,沉下来,体味心灵和自然彼此交融。  相似文献   
65.
杨瑶 《文史月刊》2013,(5):77-80
圆公塔是东北地区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明代女真高僧墓塔。《辽阳僧纲司致事副都纲兼前广佑禅寺住持圆公塔铭并序》记述了明代女真高僧道圆的生平、功绩、死后葬身之地,涉及广佑寺、白塔、永宁寺的修建情况,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明代辽东宗教概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6.
白文 《文物世界》2010,(2):36-42
<正>本文所要介绍的五重宝塔,据说是"早年从北方黄河沿岸某地流失",由西安的王崇仁先生于2007年自海外回购,无年款;从形制上判断,五重佛舍利塔应属于某一舍利塔地宫中的遗物;舍利塔由大小递减、质地不同的五个独立的塔依次套接,以  相似文献   
67.
去桂林出差,同行的3个人在市里闲转,我提议去舍利塔看看。搭了一辆出租车,到了地,没对外开放。司机便说带我们去一个叫佛光岩的地方,“香火旺,我这个平安符就是那儿请的,还不要门票。”说着从车里翻出个平安符给我们看。  相似文献   
68.
首先,本文通过对广西平乐银山岭墓地出土"孱陵"铜矛和"江""鱼"铜戈形制特征的分析,判定两者均属战国晚期秦兵器。其次,在铭文内容释读、刻铭时间以及它们出现在岭南的缘故等问题,提出了与蒋廷瑜先生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9.
分布于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马蹄寺石窟群,其开凿时代为北凉至明代。其周边的浮雕舍利塔也极具地方特色,对于研究张掖一带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报道了马蹄寺石窟群浮雕舍利塔的考古调查,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70.
王纲怀 《收藏家》2014,(12):69-72
<正>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汉武帝刘彻登基,开启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盛世。在此前后的西汉统治思想与执政理念有着重大的变化、发展。西汉统治者为了帝国的利益,从信"黄老"到尊"儒学",这种变化自汉景帝时期就已逐渐酝酿,而在汉武帝即位以后最终完成。《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汉武帝"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