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关系作为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荀子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荀子对君主有智慧和道德上的严格要求,并且认为要服从君主的意愿,而不主张唯唯诺诺的绝对忠诚,要懂得为的艺术,君之间要保持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42.
季姬方尊铭文中的“亩”是指在贵族采邑从事农业生产的服群体,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使用“”从事农耕生产的情况。“亩”主要来源于周人在扩张过程中俘虏或接受的外族服者。将服族群转变为从事农耕或其他力役的劳动者是上古时期常见的一种处置方案。西周早期,周王拥有的“”为数不少,是以在分封或赏赐贵族时常有“”之赐与,其中大多应即农耕之。相较于同为基层农业生产者的“庸”,从事农耕的“”多从故土迁离,对贵族领主的人身依附性更大。被称为“亩”的农耕群体聚族而居,有以“师”为称的基层首领,通常以五进制编制而成,便于加强管理、安排生产及征发劳役。“亩”作为生产组织在贵族田地里集体劳作,其产出的相当一部分归贵族宗族所有。  相似文献   
43.
陈八郎本《文选》是今全帙、仅存的两种五单注本之一,其语音材料之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反切系联法,辅之以反切比较法,整理考证出五音注声类为三十五类。声类系统的特点如下:唇音的轻重唇音尚未分化,处于混切状态;舌音开始分化为舌头音和舌上音,但两组音中有少量混切;娘、泥两母合流,来母独立;齿音中的精、庄、章三组声纽各自分立,并且分化业已完成;从、邪两纽虽偶有混切,仍可视为独立的两类;日、泥两类分立已经完成;船类独立性较差,常与禅类混切,故船、禅两类合流;喉音里云(喻三)、匣两纽和云(喻三)、以(喻四)两纽各自分立。据此可以推知,陈八郎本《文选》音注反映的是唐代士人阶层传承的读书音系统。  相似文献   
44.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藏《国朝诸奏议》,属于宋刻元明递修本系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一,可订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国朝诸奏议》的序跋、目录缺失;其二,据书中所载目录及钤盖的纸坊印记,可推定《国朝诸奏议》编刻过程的细节,及《国朝诸奏议》书版刷印时间的下限;其三,通过与其他传本典籍所载宋人奏议的比勘,宋本《国朝诸奏议》有值得重视的校勘与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45.
魏崇武 《文献》2011,(1):119-123
现存元耶律铸《双溪醉隐集》六卷,乃清代四库馆辑自《永乐大典》而编成。耶律铸(1221-1285)字成仲,号双溪,又号北山逋客、白莲居士、四痴子、独醉道者,燕京(今北京)人。辽代东丹王耶律倍九世孙,大蒙古国中书令耶律楚材次子。生于西域,长于漠北。善属文,工骑射,仕至中书左丞相,卒后追赠懿宁王,谥文忠。《元史》有传,附《耶律楚材传》之后。  相似文献   
46.
赵荣达 《文史月刊》2003,(10):54-56
被著名作家余秋雨誉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老祖父的平遥日升昌票号,以诚信扬名四海,以汇聚才俊令人称羡,以号规整肃威震天下。在它那前后两进的四合院中,发生过若干动人的故事,今仅摘记几则,与诸君共品,或许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所启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7.
张婷 《安徽史学》2018,(1):34-38
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僧人长期自称"贫道"。僧人谦称"贫道",是不同文化具有互通性的一种表现,亦是佛教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借用和依附。所谓本土传统文化,包含但不等于道教文化。僧人谦称"贫道",有利于佛教快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佛教真正走进中土并生存扎根。僧人谦称"贫僧",是唐宋之际禅宗发展壮大后,中国佛教真正开始自我反思,并自觉使用佛教自身语言的表现之一。与此同时,在王者面前,僧人的谦称从"贫道"开始转向直称法名,进而俯首称。向君王称""是佛教走近庙堂,依附王权寻求官方支持以便自身发展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48.
王进锋 《民俗研究》2013,(3):99-108
一般认为,商代的神灵有帝、祖先神、自然神三类。这三类神灵之间的关系是商史研究中的重要话题。从帝来窥探商代的神灵关系是一个新的视角。商代的帝就是帝的,是帝的下属。商代的祖先神、自然神都是帝,因而它们都是帝的下属,所以,帝是商代的至上神。商代的帝不是商王的祖先神,但是祖先神可以影响帝。商代的祖先神内部也有一定的高低、统属关系,商王祖先神的地位要高于商民的祖先神和先神。商代的自然神和祖先神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商代的人间贤人也有帝。  相似文献   
49.
归真堂上市计划流产,并没有让她很兴奋。她觉得这顶多只能算一个阶段性胜利,“我们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中国的活熊取胆业,后面的路一定不会比现在轻松”  相似文献   
50.
伯夷叔齐是殷商末年孤竹国的两位储君,因相互让国,不肯继位。兄弟义不食周粟,以采薇为生,最终饿死首阳山下,令人唏嘘不已!此事虽历经千百年,但其表现出的崇礼、忠君、爱国、重义、求仁之气节,不仅成为文人笔下义士的楷模,也成了孔子仁义思想来源之一。但道家和法家的典籍中给予的评价和儒家确是不尽相同。笔者就三家对伯夷叔齐的形象评述,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