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位于四川简阳市境内傍沱江东岸的奎星阁摩崖造像,开凿于咸平三年,真实反映了北宋初期民间宗教信仰状况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以及佛教造像进一步世俗化的地区性特点,颇具宋代写实、朴素、简约的造型艺术风格,其纤巧生动的混合型护法群神的表现形式较为少见,是研究蜀中沱江两岸佛教造像及其流变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2.
马骥越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11):35-45+108-109
本文以清宫所藏三件六世班禅进献的外国文物为中心,梳理了礼物的来源及进献的时间、背景,以及乾隆帝收到礼物后如何进行改造、仿制与供奉。作者认为,三件礼物进献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月二十七日,同六世班禅当日的传法活动有关,很可能是通过东印度公司订购于印度。  相似文献   
83.
李建红 《文物天地》2020,(1):98-107
普宁寺位于承德避暑山庄东北山麓,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图一),系为纪念清政府平定新疆准噶尔部达瓦齐割据叛乱胜利而修建。寺庙占地3.3公顷,依山面水,总体布局分为前后两部分(图二),前部为汉式伽蓝七堂形制,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图三);后部是仿西藏桑耶寺的曼荼罗布局,以大乘之阁为中心。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明次间老檐柱间设扇面墙,墙前置石雕须弥座,上供木雕金漆三世佛像。东西两山墙前供奉泥塑彩绘十八罗汉像(图四),每尊高1.8米。  相似文献   
84.
南京图书馆藏有席佩兰《长真阁集》稿本残卷一种,稿本所收《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未见于《长真阁集》诸刻本、《随园女弟子诗选》和《续同人集》。由《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可推知席佩兰求序的时间和缘由,《上随园先生求作诗序》与《长真阁集》卷首袁枚题辞有密切关系,并可据此得知《长真阁集》中数首诗的创作时间。  相似文献   
85.
崇丽阁,位于成都市东外锦江南岸。阁侧毗连濯锦楼、吟诗楼、五云仙馆、浣笺亭等清代建筑,并成为后人凭吊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胜迹。以崇丽阁为主体的这一群体建筑,布局自由,利用曲折旋绕于这些亭馆之间的流杯池和穿插掩映的竹木假山,给人以远近错落、自然开合之感。崇丽阁是极富特色的古典庭园建筑,因而成为历史化名城成都的标志,现为四川省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86.
丰润县车轴山上的寿峰寺无梁阁始建于辽代,现存为明代重修的砖结构建筑,因1976年受到地震破坏而部分坍塌,于1999~2002年进行了保护维修。本文介绍了此次维修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总体构思、具体措施及维修后所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正>蜡染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始于西周,盛于隋唐,流传至今。蜡染与扎染(绞缬)、镂空印花(夹缬)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属于织染工艺,《礼记》等文献均有记载。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蜡染工艺是用蜡刀点蘸熔蜡描绘花卉或其他图案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涂有蜡汁的织物在浸染时,搓揉导致蜡的不规则龟裂,使颜色在布面呈现特殊的裂纹,着色后去蜡,布面上的蓝底白花、  相似文献   
88.
樊瑞平  郭玲娣 《文物春秋》2003,(6):65-67,77
<正> 1990年11月,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在隆兴寺施工动土时,于集庆阁遗址前(距西、北侧墙基约4米)深1米余处发现北宋崇宁年间的敕赐阁记残碑及鳌座。现碑与座均置于正定隆兴寺集庆阁遗址前。  相似文献   
89.
多姿多彩的观音菩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观音菩萨始自印度、西域,后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大约在两晋之际,观音像就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到了唐代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求必应,须臾不离的神。最早的观音菩萨是男子身,“勇猛丈夫观自在”。但后来更多的时候示现女身以教化众生。人们盼望观音菩萨以女性之温柔和母爱精神普渡众生。  相似文献   
90.
潘岳三考     
胡旭 《古籍研究》2003,(2):60-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