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赵家英 《文物》2011,(7):93-96,98
1976年在甘肃省天祝县哈溪镇友爱村出土一件元代铜牦牛,长118、高77厘米,重75千克,1980年6月被天祝县文化馆征集,为国家一级文物。1995年有关部门复制这件铜牦牛时,在铜牦牛的一侧翻模后因未清洗而在翻模一侧覆盖一层灰白色与浅绿色相交、厚2~3毫米的硬结物,铜牦牛的耳、脖侧、臀、尾等处布满浅绿色瘤状物,后背、脊背、后腿前缘  相似文献   
22.
评估室内金属文物腐蚀情况的方法有金属挂片法、电量缩减法、石英晶体微天平法(QCM)、光学法、电阻测量法(ER)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电阻测量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测量;可以进行实时测量;电阻的变化与由于金属腐蚀产生的重量变化直接相关,不受其它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23.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大型邦国墓地,其中M2009的六璜组玉佩上使用了费昂斯珠,作为人工制品的费昂斯珠,其材料组成和工艺特点显示了古代科技水平,利用科学分析揭示其科学价值很有意义。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了四件三门峡虢国墓M2009出土的费昂斯珠的微观结构和成分。研究发现,四件费昂斯珠采用直接施釉法,釉层使用了铜离子着色,可能使用了含氯和铜的矿物。费昂斯珠的内外表层还发现了羟基磷灰石和朱砂,来自于墓主遗骸和墓葬环境。  相似文献   
24.
金属腐蚀过程不仅受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制作工艺、合金组成及缺陷等内部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为实现金属文物制作工艺和内部腐蚀状态的可视化研究,运用X射线显微CT对铜镜文物碎片以及出土、海洋出水铁质文物样品进行扫描探测,并结合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等检测手段,开展金属文物材质、工艺及矿化程度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显微CT影像重建基础上,通过设定不同的阈值,可实现文物内部缺陷、腐蚀矿化程度等内部信息的测量统计。该方法可为金属文物材质、制作工艺研究和腐蚀状态评估提供无损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5.
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的文物保护研究人员在美术馆的铜像上发现了新生成的腐蚀物,因此在1998年对室内铜像展开了一场全面的腐蚀情况调查。调查涉及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展厅与库房内的136件近现代铜质雕像(1836年~1964年),研究人员对铜像的腐蚀程度进行评估并利用孟塞尔颜色系统与原始档案记录进行  相似文献   
26.
采用光度法和亚硫酸氢钢静态分解法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0.1%SO2存在条件下,仿古铜-锡-铝合金的腐蚀情况。在无可溶性氯离子存在下,青铜腐蚀的第一和第二临界相对湿度值分别为50%和65%左右;在有可溶性氯离子存在下,其两个临界相对湿度值均有所降低。从而给出了青铜保存的最佳湿度范围。  相似文献   
27.
银器处理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巯基苯基四氮唑(PMTA)是近年来发现的优良的防银变色剂。本文采用了甲酸并添加了少量的 PMTA 对银器表面的锈垢进行了处理,效果较为满意。从一批墨西哥银元的试验中可以证明,这种处理方法对银器具有抗变色作用,其效果 PMTA 比苯骈三氮唑(BTA)好,因 BTA 与银形成的配合物膜是呈线型或网状型的结构,而 PMTA 与银形成致密的配合物膜,这膜具有面型的结构,它能更有效地阻断各种腐蚀介质与银的反应。  相似文献   
28.
马圈古城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堡子村六组西1公里处的荒草滩上,由大城和小障两部分构成。大城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56米,分布面积24586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宽4-5米,残高0.2~0.3米,夯土版筑。小障位于大城内西南侧,底基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6.5米,分布面积3192.5平方米,墙  相似文献   
29.
以往由于实物资料的匮乏,孔雀绿釉、洒蓝釉、瓜皮绿釉瓷器很少有从科学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近年由于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几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极大丰富了这方面的资料。为了从科技方面更深入了解这类瓷釉的性质并为其以后的保护提供资料,本研究采用显微形貌观测法、激光剥蚀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能量色散X荧光和扫描电镜等对这些考古出土的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洒蓝釉、瓜皮绿釉瓷器进行了分析。分析揭示了这三种釉的形貌特点、腐蚀现象、胎釉组成、釉层元素分布情况,发现了胎釉之间有化妆土的存在并揭示了此物质的成分特点,讨论了高碱釉的工艺特征、瓷釉性质、剥釉机理。分析结果可为后续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采用XRF、XRD、金相等方法,测试分析了雷家坪战国墓(H2)出土的3件金属文物残片。分析结果表明:一件残片为铅锡青铜质地,其含铅量较高,系铸造件;而两件铁器残片均已锈蚀殆尽,为此,进一步分析了其腐蚀产物,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