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赣南客家人大多聚族而居,宗族观念非常强烈,宗族中的家庭喜事如添丁、进学、仕官等和哀事如伤残、孤寡、疾病乃至去世等,都视为宗族之事,其公用事业的好坏与成效看成是族内大业,因此大多宗族有较严密的组织,如族长、理事长、厨礼生、厨丁、鼓乐队、武功队等,可以应对红白喜事甚至族内的械斗。而支撑这些事务的经济基础就是族田收入。  相似文献   
82.
《左传·定公四年》所载祝佗关于周成王分封过程的一段追敍,在商代宗族结构的研究史上居於重要地位,但其中存在的许多矛盾,难以在现存古史框架内获得圆满解释。在与殷民六族、殷民七族相关文字的周围,很可能存在一些被有意植入正文的注文。分鲁公之殷民六族,分康叔之殷民七族,分唐叔之怀姓九宗,都是追叙原文中所谓“昭之以分物”的具体类目之一;“使帅其宗氏”中的被“使”者,应该是鲁公。祝佗在使用“宗氏”等词时并非针对“殷民六族”而言。  相似文献   
83.
《风景名胜》2012,(12):118-119
最美古村楠溪江古村楠溪江古村落群它们就像是上天洒落人间的珍珠,被蜿蜒而下的楠溪江串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在这里,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无限默契。  相似文献   
84.
宗法制度与宗族观念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与血缘关系相联系,历史悠久,对国家事务、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具有地域性阶级性时代性,是一种阶级剥削与压迫,是愚弄麻醉被统治阶级广大宗族成员和人民群众的工具与手段,对个人与宗族集团很重要。  相似文献   
85.
明代徽州祠堂大规模地兴起,宗族精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徽州祠堂制度的形成是祠堂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它突破了古典宗法制以及朱子《家礼》的束缚,包容和反映明代中期前后的社会分化和亲属关系的演变,从而吸引宗族精英主导祠堂建设,推动了明代徽州祠堂及宗族组织的兴起。  相似文献   
86.
马新  齐涛 《史学集刊》2012,(4):3-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古宗族势力发展的顶点,也是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各王朝在巩固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虽然必须借助于宗族与士族势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们都与异己的宗族与士族势力进行着强力的较量,并开始清理宗族势力在乡村社会中的根基。就其宗族政策而言,魏晋以依托为主,南北朝以收拢为主;收拢之力度南不如北。至隋唐时期,旧式宗族逐渐消解,新式宗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隋唐王朝则从制度上完成了对宗族这一社会力量的有效分解与钳制。在隋唐宗族政策的冲击下,中古宗族的政治与军事功能逐渐消退,经济互助功能以及血缘凝聚力的效能与影响明显逊于前代,宗族威权发生蜕变,开始了向近古新型宗族的演进。  相似文献   
87.
粟末靺鞨民族政权的作用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粟末靺鞨民族为主体的渤海人建立了渤海国,其对中华民族政权起到颇多的作用与贡献。它的建立,扩大了中国的版图,渤海人吸收、推广和普及了中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自愿华夏化的渤海人最后融入了中华大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88.
陈乐 《黑龙江史志》2013,(15):263+265
我国是个宗族传统浓厚的国度,近代以来,农村宗族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并走向衰落。但自改革开放后,宗族出现"回潮"现象。本文基于对江西省T县程氏宗族续谱建祠的个案调查及剖析,探讨在当代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经历剧烈变迁的宏阔背景下宗族复兴的原因。最后提出当前的宗族复兴不是对传统宗族的复制,表现出"新宗族"的形式。  相似文献   
89.
从家屋到宗族?——广东西南地区上岸水上人的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喜 《民俗研究》2010,(2):224-246
本文通过对广东西南地区的高雷半岛以及北部湾沿岸上岸水上人祭祖方式的考察,试图回应弗里德曼所提出的问题,即环境的改变会不会引致亲属结构的变化。本文调查的不同地点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本文引用"家屋"社会的概念来理解水上人以轮流祭祀神明为基础建立的原有社会结构。上岸以后,水上人尝试用宗族的语言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同姓、同祖、族谱和祭祖的仪式。但是,向上追溯明确的祖先谱系仍不是影响实际生活的重点,人们更关心的是同辈之间以及后代之间以房子(在水上的时代是"船")为基础的亲疏。  相似文献   
90.
明清以来,生活和生产环境的差异使得微山湖湖区渔民形成并传承着与陆居农民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信仰系统。20世纪70年代以后,渔民上岸聚居,在水上时期并不凸显的宗族文化遂开始冒头。作为渔民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老祖"从祖先的总称发展为涵盖了祖先和各类神灵的庞杂信仰体系,其中的宗族因素从被隐含到逐渐被凸显,与渔民从水上到陆上的迁移有关键联系。五年或十年一次的"敬神"仪式从改名开始,被渔民们建构为自己的宗族文化,宗族因素渐渐从原本统合在一起的因生产方式形成的敬神活动中独立出来,续家谱仪式也从祭祖与敬神的统一转变为单纯为了续谱和祭祖而举办,这满足了渔民不同于陆居农民的那种对群体历史感和归属感的格外迫切而深刻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