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泽文 《文史月刊》2011,(10):77-7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家喻户晓。据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研究员考证指出,诗中的“床”,指的是“井栏”,并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睡觉的床。诗境是“秋夜明月之下筑有水井的庭院”,不是汉唐人席地而居的室内。  相似文献   
52.
浙江地区明清时期木雕床纹饰之题材多为当时民众喜闻乐见之事物,与生活息息相关,从纹饰的题材中可以体会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审美情趣。其纹饰题材深刻地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更是生动活泼地反映出了当时真实的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53.
凉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的聚居地。早在新石器时代,武威境内就有马家窑文化的居民在这里繁衍生息。“马家窑文化居民已经养羊。而羌的本义就是牧羊人。所以,马家窑文化的居民当是戎。羌族系的祖先”。  相似文献   
54.
陳學然 《中华文史论丛》2012,(3):277-372,400,401
章太炎自1920年代以來發表大量批判"古史辨"襲取日本人疑古餘緒之言論,但其連番譏諷一直未引起注意或討論。本文即以此爲起點和觀察視角,重新探究"古史辨"的日本因素,並在上世紀初中日文化交流頻繁的時代背景下探討胡適、顧頡剛接觸日本相關學術的可能性,觀察他們在時代變局下的治學心態。最後,本文將比較"古史辨"與"東洋學"興起的原因與目的,以及它們與二十年代中國社會、政治環境等錯綜複雜的關係。當然,藉着相關探討,我們能同時看到世變之下史家在建立學術事業過程中顯露的人生宗旨、學養情操,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歷史意識與民族文化認同。  相似文献   
55.
郑州胡公祠     
吴宏亮  丁毅 《中原文物》2013,(1):109-110
胡公祠,又名胡笠僧祠堂,位于郑州市人民公园南门一侧,是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将领、河南军务督办、国民二军军长胡景翼而兴建的祠堂。  相似文献   
56.
我于1926年底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即黄埔六期),下面回忆的是同期女生队的十位同学。  相似文献   
57.
郑毅 《江淮文史》2004,(4):114-120
绩溪县城华阳镇虽是黄山脚下的一个小镇,却是徽商的友祥地之一。在这个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山城里,仅胡氏家族就集中了众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工部尚书胡松,  相似文献   
58.
这篇文章虽然发表在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第一版上,但约作者胡福明撰写文章则是在1977年的8月,距离“两个凡是”公开发表的1977年2月7日,仅仅六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59.
刘军 《丝绸之路》2009,(10):79-80
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基础性的工作。胡山林先生的著作给了人们很好的启示。本文在介绍《文学欣赏》的同时,也对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对史书中有关安禄山等杂胡记载的考察,论述了唐代活动在北方的原出粟特地区的“杂胡”在文化上所受到的突厥等内亚游牧民族的各种影响,并结合个案指出当时的“杂胡”实际上并不具有统一的族属意识,其成员认同胡人还是突厥往往要视个人具体情况而定。此外文章还揭示了粟特后裔在晚唐五代的进一步“内亚化”,从而动态地分析了入居北方边境地带的粟特人所经历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