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杨潇  林海 《南方人物周刊》2008,(21):50+52-53
这个杨佳,和那个手持利刃连杀6名警察的杨佳,有什么关系呢?那时,北京的南锣鼓巷还不是文艺青年的天堂。牌楼没有立起,小店、酒吧也有待生长,杨佳和接他放学的母亲,从小学出来,沿南锣鼓巷南行不到百米,向东拐进另一条树影婆娑的胡同,那便是家了。  相似文献   
62.
虽然经多年考证,但对“胡同”这个词的来因含义仍是各有高见、莫衷一是。对胡同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三种:第一,蒙古语、突劂语、女真语、满语等少数民族“水井”大致是huto这样的音,井泉是居民生命之源,所以胡同的引申为街巷;第二,元朝时把街巷称为“火弄”、“弄通”,所以“胡同”是由“火弄”、“弄通”演变而来的;第三,这种解释有点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63.
丁一 《文史春秋》2002,(7):42-45
1901年12月的北京,北风呜咽,寒风卷着落叶,在北京东单牌楼、西总布胡同口外漫天飘飞。神情呆滞,眼显慌色的清朝官员耷拉着脑袋,垂着双手,列队呆立于高大的汉白玉碑前,机械地按着礼仪主持人的声音行礼致哀。清朝官员旁边则全是趾高气扬,荷枪实弹的德国官兵。是清廷官员检阅德军?抑或是德军保护清廷官员渡险闯关?都不是,是国耻场面。该碑即是当时国人称之为国耻碑的克林德碑。  相似文献   
64.
老北京的帅府胡同有两处,一处在东城区王府井,一处在西城区太平仓。两条胡同都得名甚早,各有来历。四百年前明朝人张爵在其撰写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里已有记载。  相似文献   
65.
李磊 《旅游》2015,(3):152
为宣传推广"北京人家",塑造北京特色旅游品牌,同时,鼓励和支持北京城区有条件的四合院对旅游者开放,进一步传承弘扬北京古都传统文化,丰富北京旅游业态,积极推进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开发性保护首都古都风貌,促进居民就业,北京市旅游委近日举办了"北京人家"宣传推广活动。北京市"北京人家"、旅行社代表、主要新闻媒体参加了活动。"北京人家"是指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城区)内,以东、西城区为主,利用北京胡同资源(如四合院等北京特色民居)以间/夜形式开展住宿、餐饮、参观等服务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66.
她被称为“在大陆互联网里走得最远的台湾人”,在大陆互联网的深水区里,她看见了什么?  相似文献   
67.
在北京西直门内大街赵登禹路北口,有一条小巷,叫八道湾胡同。这条胡同同北京许多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笔直修长胡同大不相同。迈进胡同拐进八道湾以后,就感受到里面特别窄小、弯弯曲曲。八道湾里大多是一般的普通民居,没有大宅门,大多是小门小户,房子也都不高。比较大的院子是八道湾的11号,是周氏兄弟的故居,是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的住宅。当地的老人们称此为周家大院,是鲁迅先生1919年为安置全家,在卖掉浙江绍兴新台门的祖居老宅后购置的。  相似文献   
68.
赵亮 《神州》2011,(1):94-95
第一次看到陈牧春的油画,我仿佛坐进时空机器,回到从前。老门、老树、老北京……我们越来越被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携裹不知方向的今天,对于老旧的、传统的事物总是更多地回忆和想念。听陈牧春讲述作画的经历,看她留住过往的"老画",那斑驳的木门,残破的门槛,形态各异的门楼,仿佛在默默地望着我,向我倾吐这里的沧海桑田。北京的老房子开始画这些老房子,只是为了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绘画风格的题材,渐渐地,当画进去了,每天面对着这些岁月的痕迹时,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些老房子。  相似文献   
69.
在北京西郊海淀区西南,隐着一处园林,穿过长长的胡同入得园门,眼前豁然开朗:朱红的廊柱、彩画的梁枋、堆叠得近乎滥觞的青石假山,配合着中轴线的布局,都流露出宣明堂皇的气息。这里,正是一处王爷的郊外花园-礼王园。  相似文献   
70.
胡同专题刚启动,我这个外地人意外被拉“入伙”。这是一个老北京的话题,我能理解好它吗?那一日,我来到城南的教子胡同,采访作家李金龙。李老师从小在宣南长大,对北京胡同和南城掌故如数家珍。“什么是北京人?俗话说,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他一张嘴,满口京味。“不过这二黄呢,原本还真不是北京的东西,是徽班进京给带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