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广东石湾窑是中国岭南地区著名的民窑,形成于唐宋,繁盛于明清,至今仍流传使用。其早期产品因种类丰富、精巧实用而广受市场欢迎,明清后因善仿钧釉和名窑产品,并生产出大量以人物、动物等为造型的艺术陶塑,不仅扩大了陶瓷生产的领域,还提升了陶瓷艺术创作的空间,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212.
杨文山  支广正 《文物春秋》2011,(1):32-38,50
本文根据1980至1994年三个研究单位有关邢窑的青瓷测试资料,对邢窑青瓷胎釉的化学组成与烧成后的胎色釉色进行了分析,认为邢窑青瓷的胎质及其呈色可以分为深灰、浅灰两类,釉质及其呈色可以分为青黄、青绿、青灰、青褐四类。  相似文献   
213.
《世界》2011,(4):208-208
只因为我同了一句话,老奶奶一头钻进了她老远的记忆之中。她将那句我只问过一次的话,重复又重复了好几遍,偶尔仰头,偶尔俯首,频频思索。但不曾是仰头还是俯首,她的嘴上一直在念叨着:“Torcetti呀,Torcetti的做法呀……”  相似文献   
214.
近日,农业部新批准发放3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点燃了火药桶。转基因食物安全与否是世界范围的科技难题,也是世界范喇的伦理难题,但从经济角度来讲,则根本不是难题。  相似文献   
215.
为了解"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的产地、材料特征和制作工艺,对"南澳Ⅰ号"出水的6片外销青花瓷进行分析。元素成分结果显示,其中2片为景德镇所产,4片为漳州窑所产,两类外销青花瓷所用胎釉原料不同,但都采用了国产青花料;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漳州窑所产外销青花瓷的工艺有别于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青花色料集中于胎釉结合处而漳州青花色料在釉层中间或在釉层内扩散。对漳州窑青花进行OCT无损分析显示青花部分呈弥散状亮点,显示青花料散布于釉层中。仿烧青花瓷片样品的显微结构对比也显示这批出水漳州窑青花可能采用了不同于景德镇釉下青花的工艺技法。热膨胀分析表明出水的两类青花瓷烧成温度接近,分别为1 160℃与1 175℃,当时可能采用相似的烧成技术。  相似文献   
216.
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扫描电镜与能谱联用(SEMED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LA-ICP-AES)等方法对金上京出土的硅酸盐类文物(包括陶瓷、玻璃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金上京出土陶瓷中除青白瓷为南方产品外,其余均为北方产品,低温釉陶中陶塑使用铅料和高硅质原料混合制釉,绿釉瓦则可能使用黏土加铅料制釉,并可能使用了石灰作化妆土;绞胎瓷釉为钙镁碱釉,白色胎体的原料为高岭土掺和大颗粒高岭石,褐色胎体的原料可能为高岭土掺铁矿石等高铁质原料;孔雀蓝釉是以铜为呈色剂的中温高碱釉,使用硝石为助熔剂,在化妆土上直接施釉。两件玻璃器均为铜呈色K_2O-PbO-SiO_2系统的国产玻璃。  相似文献   
217.
朱毅 《收藏家》2020,(10):100-101
釉里红是由铜矿料作为呈色剂的瓷器釉下彩装饰技法,最早创烧于元代的景德镇。今天在景德镇的老窑工中还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元朝时有一个铜矿场工人去景德镇窑场找人,在和窑工聊天时,粘有铜矿屑的衣服蹭到了尚未干的瓷胎上,由于铜矿屑细微。  相似文献   
218.
为了调研齐家文化玉器中出土的"七宝",2013年3月19日与《丝绸之路》主编冯玉雷等一路驱车,从兰州出发,经过定西抵达静宁。当天下午在静宁博物馆阎惠群馆长陪同下,如愿以偿地看到"静宁七宝"中的四宝(另外的三宝已经上调甘肃省博物馆等处),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可谓"又见‘熊图腾’"。  相似文献   
219.
谢光茂  林强 《南方文物》2012,(4):56-73,55
湘、鄂、黔、桂山地地区迄今已经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的石器制作场。这些石器制作场发现的石器种类和石器制作工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多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但都发现有与石器制作相关的各种石料、石器制作工具、石器残次品、成品乃至废弃品。对这些石制品进行深入研究将是今后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而石器制作场这类特殊的遗址中由于保留有完整的石器加工制作各个环节的证迹,特别便于石器制作工艺的探讨。广西百色革新桥遗址发掘的石器制作场就是其中一处重要的发现,《广西百色革新桥遗址石器制作工艺研究》也是相关石器制作工艺研究中的精深之作。本文作者是精研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专家,对石器特别是打制石器的研究尤有心得。本文对石料的来源、特性和选择,石器加工工具的种类和特点,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具体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归纳,全面复原了革新桥石器的制作技术。特别是对石器制作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分析尤其精彩。是今后研究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略显不足的是,本文并没有对革新桥全部的石制品进行研究,特别没有提供废弃的石片和石器残次品的完整资料,使读者难以对作者呈现的石器制作工艺"操作链"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此外,本文认为这批石制品的年代为距今6000~5500年,不知何据。仅以这批石制品中出现的凹刃石凿来看,其年代恐怕要在新石器时代之后(距今4000年之后)。  相似文献   
220.
袁胜文  李钰 《南方文物》2012,(3):92-102
扁壶是古陶瓷中一种造型较为特殊的器形,器身有扁圆、扁方、扁椭圆等多种造型,常用模制法制成,胎质有陶、釉陶和瓷质之分。考古资料表明,陶制扁壶出现较早,瓷质扁壶东汉开始出现,一直到明清都有生产。不同时期扁壶的造型、纹饰和源自不同。彭适凡先生曾据江西收集的一件带铭西汉铜扁壶考证了不同材质扁壶的名称和用途①。孙机先生在其专著《汉代物质文化图说》中也系统考证了汉代各类扁壶的称谓、用途和源流②。本文主要对陶瓷扁壶的类型和分期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