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科  石广阔 《东方收藏》2024,(1):99-101
2019年,孔子博物馆正式成立箫韶乐团。本着对礼乐文化的发掘、整理与推广,孔子博物馆又于2022年设立了礼乐传习所。文章通过对历年来出土与馆藏音乐文物以复原、展演的方式传播中国礼乐文化等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孔府古乐传习所的延续、乐器文物的复制、乐谱与乐师服装的复原及其获得的成果做出详细的介绍与阐述,旨在为传统礼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2.
张朋川 《东南文化》2003,(12):54-57
中国古代以市井百态为特色的风俗画是随着商业城市的形式而发展的。先有宋朝张择端描写汴京社会经济生活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后有明朝仇英以苏州世俗为蓝本再创造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继而在清朝出现了一些描写苏州繁华的市井生活的艺术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徐扬绘制的《盛世滋生图》长卷和一批巨幅的场面宏伟而高度写实的姑苏版画,起着连接中国古代和现代风俗画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盛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姑苏版画,应以《苏州金阊图》为代表作,只是长期以来,这件鸿篇巨制被分作了两幅,不  相似文献   
83.
1998年 2月 ,邳州市博物馆征集到 16块汉画像石 ,它们均出自同一座墓葬。本文根据画像石的形状、大小及画像位置以及内容 ,对这座墓葬进行复原及研究。  相似文献   
84.
西汉漆器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以及社会价值,但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多因长时间埋藏而严重变形,漆器的结构与纹饰的低畸变获取非常困难,直接影响到漆器的原真性复原。为此,本研究以西安凤栖原张安世家族墓葬群中的大型漆箱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扫描、多角度二维拍照、实体非接触测量等多种数字化技术方法,通过多技术手段的交叉、融合和比较印正,成功获得了西汉漆箱及纹饰的规格与形状,为高度形变出土漆器的原真性复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新郑李家楼大墓出土青铜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日渐强盛。郑国就是自春秋初年始渐强大的诸侯国之一。近年来,在郑国的国都—新郑郑韩故城相继发现了大量珍贵的郑国青铜器,诸如新郑金城路铜器窖藏及城市信用社铜礼器窖藏①,新郑中国银行工地的16座青铜礼乐器坑及大批殉马坑②。诸多春秋郑国青铜器的发掘出土使学者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到郑国青铜器上,研究郑国青铜器又使我们不得不对20世纪20年代新郑李家楼大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一次重新认识和研究。本文拟在已知图志、文章所提供李家楼大墓出土器物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地区其它出土材料考证大…  相似文献   
86.
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木牛车,两轮巨大,造型简约、独特,是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特有样式。器物因受埋藏环境和保存环境影响,具有糟朽木器的典型特征,车体结构因腐蚀严重而坍塌散架,木质收缩变形,车轮残损、残缺,车辕、车轴断裂,车蛉、车羝残失,车毂及附属部件酥解、粉化,以致无法组合成形。为此,对这批木牛车实施了抢救性复原修复。修复工作采用考古出土的汉代棺板木作为修复材料,使用棺板木木屑及聚醋酸乙烯乳液混合物用于补全、补缺和外观做旧;回收利用老化的竹签条或棉签棒对车辐进行了复原;采用滴管渗透的方法,使用PB72的乙酸丁酯或丙酮试剂对糟朽部件实施加固;最后,采用器物原始的铆眼套合技术,使木牛车历史原貌得到复原,修复效果良好。本工作可为其后糟朽木器的修复提供科学可行的材料和技术。  相似文献   
87.
碑帖拓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是记录和保存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近些年,随着书法热潮的兴起,以及对相关文献材料整理研究的逐渐重视,碑帖的鉴定收藏与装裱修复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装裱修复的市场需求也随之进一步扩大。可惜的是,甚少有人知晓,碑帖的装裱当采用与书画装裱不同的操作技法。书画作品要求平整不出现褶皱,正确的碑帖拓本装裱方法则要求在装裱后仍保留椎拓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字凹凸状态。很多碑帖拓本就因为错误的装裱操作,文字被撑平拉大,丧失了原本的艺术韵味。对于这样的碑帖来说,如何将其恢复原有的立体凹凸,重新挖掘其艺术魅力,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修复难题。本次研究以修复宋拓木刻本《十七帖》为例,提出一个全新的碑帖修复与装裱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8.
硬黄纸是唐代出现的涂蜡色纸,具有色黄、光亮、半透明、防蛀抗水、质地硬密、可长久保存等特点.为了解硬黄纸的制作方法和其定量、光滑度、渗墨性等各种性能,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模拟实验的方法,尝试对硬黄纸进行模拟复原,并检测复原的硬黄纸的部分性能,以进一步研究其加工方式.本研究的结果对硬黄纸的加工方法及其性能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9.
长乐是福州的辖县。本文建立在全面梳理历史文献记录、古地图、老航片以及考古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并涉及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的应用,对长乐古城址进行复原,探讨长乐老城区作为大型聚落的发展演变,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及城市史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作为唐中期以后逐渐发展的地方性城市,长乐的城区发展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但其城市核心仍然体现出浓厚的政治规划色彩。  相似文献   
90.
2002年9月,为配合“孝襄”高速公路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九连墩战国时期车马陪葬坑翻模,部分车马和车马器进行复制、复原。该文对翻模复制、复原等工艺流程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