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晚清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刊物上,刘师培发表了许多关于传统工艺方面的文章,探讨了我国工艺的起源及发展状况。他阐述了传统工艺发展取得成就和存在不足的缘由,指出其未得到持续发展以至走上近代化道路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的"重道轻艺"理念,以及缺乏进化的指导思想。他的论证虽存在含混之处,但为今天关于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2.
方继孝 《纵横》2008,(3):46-48
两件珍贵的收藏品,述说着徐志摩与石虎胡同7号松坡图书馆的不解之缘。这个荡漾着无限温柔、淡描着依稀梦景的小园庭,是徐志摩在风雨摇荡的故国古都觅到的一块心灵绿洲,在现实生活之外找寻的一方精神净土。这里有诗人因情场失意而轻喟的一声奈何,有挚友聚餐会时的满怀酒欢,更有诗人为中国的新文学艺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培植新风气、开辟新道路的梦想。  相似文献   
93.
"四人帮"的重大罪状之一就是伪造所谓毛泽东的临终嘱咐"按既定方针办".197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指出:王、张、江、姚"他们有计划有预谋地伪造了一个'按既定方针办'的所谓毛主席的临终嘱咐,在9月16日的两报一刊社论中发表,并连篇累牍地加以宣扬".……  相似文献   
94.
小田 《民俗研究》2003,1(2):33-39
社区仪式,作为人类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本质体现,一直处于文化人类学关注的中心地位。但是,就连他们自身也承认,也许缘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学术传统的影响,“在处理社会变迁问题时,传统人类学的功能主义解释显得软弱无力;而单纯的功能主义立场亦无法解释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仪式活动背景的中国社会的剧变过程”,因此,人类学认为,“历史与变迁维度(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献与尚可获得的口述历史资  相似文献   
95.
96.
杞县鹿台岗遗址是豫东地区考古发现的一个重要文化遗存,该遗址有3处特殊遗迹,反映出古代祭天神地祇、祀日月星辰等历史文化信息,与商侯相土迁居商丘这一史实当有密切关联。其中,Ⅰ号遗迹作为一种特殊礼仪建筑,或为殷商社坛(亳社)“原型”,对于探讨豫东地区夏商文化、先商“商丘”地望等相关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特殊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M6043出土的12件珠饰样品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显示:12枚珠饰均为釉砂制品,其成型工艺皆为在木质芯撑上直接塑形且使用了风干施釉法,其中表面有釉层的7件又使用了包埋施釉工艺。其K2O含量高于Na2O的助溶剂特征及以Cu作为着色剂的特征显示了这些釉砂皆为中国本土自制。本文为研究西周时期釉砂制作技术体系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8.
乾陵石刻裂隙的粘合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乾陵石刻的质地属坚硬的石灰岩,其中夹杂有少量的石英及云母等,其结构较为密实。但由于千余年的历史变迁,石刻受外界自然环境的作用(气温的变化、降雨及地下水、大气污染及生物侵蚀等),特别是石灰岩中可溶盐的循环结晶作用,石料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天然纹理及缺陷的影响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石刻表面风化,开裂剥落,生成大小不等的裂隙,其中有的裂隙长达两米多,有的缺损宽达15厘米.有的石刻表面凸凹不平,布满小坑。  相似文献   
99.
本文所选取的考辨对象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和文献学家尤袤。本文之立意,是想通过相关的文献考索纠正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生卒年界定的谬误。  相似文献   
100.
敦煌社邑类型很多 ,最常见的有里巷社、渠社、互助社、佛社等。按阶级组织的社邑尚未见。绝大多数社邑与寺院的联系只是思想上 (信仰上 )的联系。燃灯社、行像社为燃灯、行像活动付出的人力、财物 ,应属社众的文化消费范畴。寺院上层与部分僧俗吏民之间诚然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但寺院上层剥削的对象是部分僧俗吏民 ,而不是“社” ,剥削的方式是出租田土、碾、油梁与放贷活动 ,而不是燃灯、行像等社邑活动。立社文书中所见的“义聚”是社邑的同义语 ,不是公共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