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法国汉学作为西方传统汉学的中心,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法国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始于明清之际入华的耶稣会士。传教士要在中国传播天主教,首先要了解中国民众的信仰和宗教,因此对中国的民俗习惯、伦理道德、传统宗教、民间崇拜、神话传说等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也因此向欧洲人打开了陌生神秘的中国社会风俗文化的一角,并为十九世纪各西方人文学科著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民俗研究是法国早期汉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可惜由于语言隔阂和学术交流的欠缺,国人对该领域作品的译介和关注甚少。实际上,从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耶稣会士以传教为目的而开展的中国民俗调查和研究,直接成为后来西方汉学界中国民俗研究的先声,并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兴起发挥了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22.
13 一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为了30块银元,犹大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另一说,希腊神话中,在哈弗拉宴会上,有12位天神出席。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  相似文献   
23.
明清传教士对《山海经》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明前清时期在华耶稣会士作品中有关《山海经》的零星内容反映出这些欧洲传教士与时代变局相关的心态变化。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地理类作品随着其世界观念的更新而从传说与实证并存向实证性内容居主导转变,礼仪之争使在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从针对中国人的迎合向针对欧洲人的特别宣传转变。受这两种变化驱使,传教士看待《山海经》时从认可和吸收变为轻蔑与排斥。  相似文献   
24.
基督教认为女性是人类原罪的罪魁祸首,对女性多持贬抑,这使女性在基督教中的影响多遭湮没。然而女性在耶稣的传教、早期家庭教会的发展和早期基督教人数的增长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为基督教的兴起和早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耶稣爱PITTA     
彭怡平 《世界》2007,(7):153-155
希腊人爱Pitta,一句谚语足够说明问题,每逢赶上要大祸临头的时节,他们就开始念叨“看来我们很快就要管面包叫小面包了”,面饼都不够吃了,足以说明事态不妙!于是,他们在餐桌上总是给Pitta留出固定的位置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26.
作为18世纪欧洲人中国知识重要来源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在介绍中国西南几个少数民族之际,事实上是将其所在地区定位为清朝的殖民地,并突出其与中央政府的紧张关系,强调汉人的轻蔑之心。耶稣会士的这种认识更通过地图的绘制而直接影响了18世纪一些欧洲制图家,甚至可能影响到当代西方学者对清朝国家性质的定位。本文分析了耶稣会士与中国人对西南地区政治属性认识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西方学者的殖民地研究视角对于研究中国国家形成的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风景名胜》2008,(3):116-116
旅游地:南美洲巴西(Brazil)时间:2006年6月出行者:林海【巴西2005年9月成为中国公民可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阴天!本想着巴西的天气会如其桑巴舞和足球一样热情,但是从上海到德国慕尼黑转机,再到巴西圣保罗,迎来的却是阴雨天。好在天气只影响拍照,却完全没有影响到我们出游的心情。在当天入住的酒店里,我们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巴西人的热情。吃完地道的巴西烤肉后,我们受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