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1938年7月到1943年12月,新运妇指会训练组负责训练从事抗建工作之各级干部人员,训练组前后共开办15个妇女干部训练班。新运妇指会干训班对于教职学员的招收以及课程设置有严格的规定。新运妇指会干训班成员多为具有一定学历的知识女青年,她们由于国家的需要、家庭的困境和个人的出路加入新运妇指会干训班中。新运妇指会干训班学员经过学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成为妇女优秀干部人才,为中国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也有利于妇女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92.
1920-1921年,俄国遭遇严重旱灾,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王葆真,理清当时复杂微妙的国内外形势,以赈济邻国灾荒为载体,积极推进中俄建交历程,率先在国内提出赈济俄国灾荒的倡议,发起成立俄国灾荒赈济会。本文通过一组王葆真女儿捐献给河北省博物馆的相关文物资料,揭开了俄国灾荒赈济会从创建到开展活动的一段尘封日久的珍贵历史。  相似文献   
93.
如何对待暗杀,这是一个大话题。荆轲作为暗杀活动的代表人物,似不为过。暗杀的历史如此悠久,值得深思。跨入二十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古老的中国正经历着风雨如晦的民族屈辱时期,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为上世纪古中国的优秀儿女们——希图自上而下的国富民强——画了一个凄凉的结局。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民族危  相似文献   
94.
徐守祥 《铁军》2014,(6):25-26
今后农村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眼下,围绕这一“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理论界的不少有识之士在积极探索。2013年9月以来,江苏省启东市老促会在对种田大户朱锦荣的调查访问中,也在积极寻找这方面的答案。  相似文献   
95.
韩迪生 《铁军》2014,(6):26-27
他有一颗能焐热百姓的心,他把群众当亲人,他是老区群众心中的“温暖使者”,他为大家好事实事办了一箩筐。2013年11月10日,他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离开了这片深爱的老区热土。  相似文献   
96.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较多的闲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能显示出时代的变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一个军事院校里工作,突然发觉已经很久没有晚上开过会了,即便在这以严格和忙碌著称的军校,工作的八小时以外也都是属于自己的了。而这在"文革"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人们晚上、周末也往往都要无可逃避地参加政治学习、开批判会、参加阶级斗争,或者组织义务劳动,人们没有自己真正放松的闲暇时间。于是,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文革"真的在我的生活中结束了,这甚至意味着一个不断强  相似文献   
97.
楚"士"经历了由早期复杂含义发展到以仿诸夏立国后的低级贵族之代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宗法制的解体及私学的兴起为平民入"士"提供了途径,士亦转化为知识阶层的统称。春秋战国时期楚士阶层不断壮大,他们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与技能,竞相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8.
上海广东浸信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自身创办的崇德女校附属小学的儿童为对象,以其宗教儿童观为指导,组织日光会开展宗教教育活动。在宗教儿童观方面,日光会从儿童定位、儿童权利、儿童责任三个方面,将儿童视为上帝的附庸和宗教教育的中心,承认基督教儿童的童年价值、发展权利和男女平等,强调基督教儿童对家庭、教会和“基督中国”的宗教责任。在此基础上,日光会采用适合基督教儿童的教育方法,贯彻以基督教儿童为中心、宗教为归属的教育方针,通过讲述宗教故事、唱诗、祷告、手工、游戏等教育活动,力图塑造拥有坚定基督教信仰、具有基督教倡导品德、开阔眼光和具有主动服务基督教精神的理想宗教儿童。日光会的所有活动,都是宗教权威主义价值观的单向投射,反射出儿童成长中预设的宗教前提,目的是为上帝塑造真正的小子民,可能带来对儿童心理世界的干涉和压抑,造成形式上的恭顺与服从。  相似文献   
99.
徐畅 《收藏家》2013,(10):41-45
蔡哲夫(1879—1941年)原名绚,易名有守,再改名守,字守一、哲夫,号寒琼,别署成城子、寒道人,晚号茶丘居士,广东顺德人。1879年8月11日(清光绪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对於书函、篆刻、博物、碑版,均有研究:为国学保存会会员,蜜蜂画社社员。中年,参加邓实主办之《国粹学报》图片工作。1909年,加入南社。1917年3月25日,与社友倡组南社广东分社。1941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100.
一、前言他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代表着一段历史,一个转变。他广泛地参与了当时的众多事件和学社,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他是蔡守,一位民国时期活跃于上海、南京的顺德人。目前专论蔡守的文章不多,只有屈指可数的数篇,《蔡守生平》[1]介绍他的一生至为详尽,《晚清国学大潮中的博物学知识——论<国粹学报>中的博物图画》[2]主要研究他画的博物图,《蔡哲夫失节说考辨》[3]、《蔡哲夫的晚节》、《蔡哲夫与汪精卫》[4]等文则重在辩证他有否为伪政府工作。但旁枝末节地提及蔡守的书籍和论文却较多,王秀中《黄宾虹年谱》[5]和洪再新《学术与市场:从黄宾虹与张虹的交往看广东人的艺术实验》[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