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1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认为郭店简《老子》与今本第13章“惊”字相当之字,当从白於蓝说释为“昔”,从文义看,此字应读为“荣”。“宠辱若荣”与“贵大患若身”的句式相同,“宠”字应从前人之说理解为动词。老子主张像常人宠荣那样宠辱,像贵身那样贵大患;“得之若荣,失之若荣”的意思是“得‘为下’若得荣,失‘为下’若失荣”,这两句是对“宠辱若荣”的解释。大概由於较早流传之本多用假借字表示“荣”,就被後人误读成了音近的“惊”,导致了对此章文义的严重误解,老子的正面主张被很多人解释成了对俗人的批判。  相似文献   
42.
道教发源于成都大邑县。历经发展并播及全国,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是古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巨大的化宝藏,至今仍焕发出熠熠之光。道教有众多的名家传人,积累有浩瀚的典籍,在名山都邑建有精美的宫观,拥有神奇的方术和庄严的礼仪。它尊奉老子为教祖。  相似文献   
43.
今本《老子》中有两个“孩”字,对其训释,历来众说纷纭,但从文义上看,均有未安。本文从战国楚简文字中的“娩”字经常被误释为“孩”这一现象入手,推测今本《老子》中的“孩”字也是“娩”字的误释,应该分别读为“娩”和“矇”。  相似文献   
44.
试论老子之"道"的绝对性与自我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健 《敦煌学辑刊》2005,(2):334-342
老子之“道”的“绝对性”使得“万物”相对“道”的绝对存在必然是完全摊平、一律平等的,这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实现最为“形上”的根据和前提。深受老子思想影响的《管子》四篇和《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两篇则对老子思想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正,它们把老子之“道”“形下”地功利化、实用化、操作化、法术化了,把老子主要着眼于个体自我实现之“道”“修正”成为对确定、刚硬的法度的严格遵循。这样,老子的个体自我实现之“道”也就变成个体自我的泯灭之道。  相似文献   
45.
本文是对郭店战国楚墓出士的简本《老子》文字的校读札记,札记共计五条,分别对一些字在简本中的含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46.
王弼的著作中存在着"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主张,其实并不矛盾:"息末"与"举末"虽然不同,但由于"道"自身没有欲望和需求,故以"道"观之,故两者是齐一的,故可统一于"崇本";而人则有欲望和需求,会将客观事物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分别好坏,故当以人观之时,"末"就有了好坏之分,坏的要"息",好的要"举"。  相似文献   
47.
《太一生水》对《老子》道论有着鲜明的继承性。《老子》对于玄奥道体的构拟体现了浓郁的母性生殖崇拜文化,其对“水”无以复加的赞美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看到了水在母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玄牝”中充盈着水才具有永恒的生殖之力,方可称之为“谷神”。《太一生水》即是在《老子》母性生殖崇拜特色的道论基础上,直接导出“太一”生“水”的命题。《太一生水》的成书,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吸收阴阳数术等流行思想以充实、改造道论的一次尝试,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帛书《黄帝书》出土以来,有关其与《老子》的思想渊源,尽管并不是大陆学界研究的重点,但学者依然从道、辩证法、虚静无为、法治、语言、论证方式等几方面陆续进行了探讨,并已取得了相当成就,整个研究也呈现出越来越客观、独立、完整的趋势。与此同时,有关《黄》、《老》思想渊源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如概念混淆、不够重视相关出土文献、独立研究较少、条块分割等种种不足,从而给我们留下努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49.
贠建农  ;贠德政 《沧桑》2014,(6):35-37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道"学在大多数世人眼中都是一种避世之学,正所谓"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隐君子也[1];后世道学家"出世主义"(如庄子)[2];道教的神仙化和玄秘化也给道学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叠嶂。但细读之下,《道德经》思想其实是出世的也是极聪明的为事方式,他的"道"其实是一种"做圣人"的入世之法。  相似文献   
50.
许雪涛 《神州》2011,(17):10-11
老子》二十八章中提到"朴散则为器",以及圣人和官长,涉及到本源论和社会人生之域,是很有意义的一章,《老子》除了描述本源的发生,还表达了圣人持无为之德,影响天下万物之意。王弼的注解同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关系,其将圣人与官长同儒家名教联系起来,其解释与《老子》本意有所偏离,因而造成了某些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