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陕北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陕北的汉画像石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以树形图案为内容的画像题材.从目前的发现情况来看,这种题材不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一般都处于非常显要的位置.汉代人独有情钟地选中这类题材。在当时一定有其深刻的文化社会背景。因此.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汉画  相似文献   
22.
罗微 《南方文物》2003,(1):48-55,59
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伊川穆店、临汝张湾、渑池任村、洛阳凯旋路等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说明至迟在3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块沃土之上。巩县、偃师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存,揭示了七、八千年前河洛地区的原始先民已步入农耕时代。到了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和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伊洛河沿岸原始文化遗址的分布,已和今天这里所有的村庄的密度相差无几。著名的渑池仰韶、伊川土门、洛阳王湾遗址就是这个时期原始聚落的典型代表。到距今四千余年的龙山文化晚期,河洛地区的华夏先民,已…  相似文献   
23.
<正>东园秘器是古代的高级丧葬器物。但是,对此器物的研究却被学界忽略。甚至对"东园秘器"这一名称的解释也含糊不清。至今,专门论及东园秘器的文章仅有邹清泉先生的《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  相似文献   
24.
汉代石棺在重庆地区主要见于渝北、沙坪坝、永川、綦江、铜梁、璧山等区县,其中又以璧山境内居多.自1980年代至今,通过文物普查、征集、考古发掘等途经,在璧山县共发现汉代石棺18具.璧山境内出土石棺的墓葬类型有石室墓和崖墓,石棺可分为仿木石棺和崖墓石函两类.石棺表面画像丰富,以凤皇、双阙、伏羲女娲等最为常见.根据画像的布局,可将石棺画像分为未分格表现、布局对称、画像对称三类,体现出石棺画像由简单到复杂、有随意性到模式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5.
眼前的一幅肖像轮廓精练,用打印纸打出,但字迹有些模糊,中国画白描手法写出。人像正侧俯视、清癯、似有所思,一副仙风道骨之貌。我细看右侧题跋:“白描拙笔试传真,风雨牍看绝高尘。廿载如今同胜昔,丹青不老舜尧人。  相似文献   
26.
汉画像石中的“捞鼎”图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表现的是王权的更迭,更是两汉时期社会信仰意识的集中体现。画像中“鼎”的捞起与失落这一过程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具有灵魂重生和生命复出的隐喻。捞鼎画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汉代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汉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27.
四川汉墓中流行的六博画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宴乐六博,所用博局与其他地区出土一致;一类为仙人六博,所用博局为四川汉墓特有。后者以二绳四钩象征当时观念中的宇宙模式,仙人六博于其上,象征着以阴阳六爻运行宇宙,且与升仙思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8.
张宏林 《收藏家》2011,(3):49-54
在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把历史题材以连贯画面形式作为器物图案纹饰的,恐怕只有伍子胥画像镜。《史记》中有越王"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①的记载。而成书于东汉时期,被誉为我国方志鼻祖的《越绝书》中,  相似文献   
29.
佚名 《湖南文史》2011,(1):24-24
1949年9月28日,彭德怀接到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新疆保安司令包尔汉的起义通电,十分高兴,来到了新疆。  相似文献   
30.
汉代虽然开始摆脱神话时代而步入世俗的领地,但鬼神的观念仍占据人们的头脑,羽化成仙,长生不死,相信来世的思想成了人们真诚的信仰,他们希望把生前的享乐、富贵、车马舟船、百戏乐舞、庖厨仆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于是在画像石(砖)中便刻下了这一切。本文从汉代画像中树图像本体出发,从历史、文化、艺术等视角来对汉画像石中树图像形式进行分类,解读其包含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