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6篇
  免费   1篇
  2091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1777篇
  2013年   1948篇
  2012年   1863篇
  2011年   1469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212篇
  2008年   1225篇
  2007年   992篇
  2006年   1097篇
  2005年   923篇
  2004年   1541篇
  2003年   1016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秦瑾 《风景名胜》2021,(4):0054-0054
公共艺术景观是现代城市形态的产物,是城市精神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体现,是连接城市历史和未来的现实纽带,实现着城市美观与人文价值。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探讨了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背后的文化内涵,展望了城市公共艺术景观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张桂平 《风景名胜》2021,(5):0022-0022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弘扬发展的战略选择,红色文化则是红色旅游的根本保障与基本依托。强化文化自信,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本文阐述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内涵,分析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之间的联系,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之间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63.
赵琢  彭蓬  邹昊燃 《风景名胜》2021,(5):0023-002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日益升温。城镇文化特色的挖掘也显得尤为重要。城镇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对城镇的发展具有深而长远的作用,是推动城镇发展的巨大且持久的动力。我们也应思考,如何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使当前城镇的文化特色、风俗保持传承与延续。本文以商丘古城为例,分析了古城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建筑风貌,并以此引出城镇文化特色在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李超 《风景名胜》2021,(7):0020-0020,0022
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城市建设工作不断深入的同时,乡村地域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各项乡村经济振兴计划的制定和乡村政策运行模式的调整,为我国乡村基层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针对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研究,分析地域文化传承特色,总结相关经验,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5.
66.
洛汭地带河南龙山与二里头文化遗存调查#5洛汭地带河南龙山与二里头文化遗存调查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1992年5月,河南省社科院河洛文化研究所与巩义市文管所,联合对洛地带进行了考古调查。洛,位于巩义市东北部,即黄河与洛水汇流...  相似文献   
67.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市民阶级的兴起、市民阶级文化消费的表征与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的论述,认为意大利较早形成并迅趋强大的市民阶级的文化消费是其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68.
文章作者对本世纪一二十年代之交和三十年代中期“文化热”大背景下,中国佛教界关于东方文化、儒学与佛学、西方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进行了探讨,并对这一时期佛教界东西文化观的特点和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9.
刘琼 《中华遗产》2018,(9):86-95
一头广东,一头广西 广东广西,合称“两广”。作为分界的这个“广”,曾经是个县名,与山川河湖无涉。但粤桂两省交界—带,的确有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云开大山,跨越广东的郁南、罗定、信宜和广西的梧州、岑溪、北流等县市。两广之变,非源于此山,却又与山脱不开关系。  相似文献   
70.
张忠培先生始终深入田野考古,坚持"让材料牵着鼻子走",在系统构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既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又体现人类共同规律的文化演进论。张忠培先生在坚实而高水准的实践起点上,不断开拓学术生长点,构建起了宏大的学术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和领导了田野考古实践工作,为中国考古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地发现和表述了蕴含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谱系结构,展现出考古学的中国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