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购得一批南朝刘宋古钱,在其中部份钱币上发现了定位星现象,①随着收集货泉饼钱数量的增多,个别饼钱上也能见到类似的定位星现象,就开始多方收集和研究货泉  相似文献   
212.
曲颖  曹李梅  杨琦 《人文地理》2020,35(4):154-160
针对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要素缺乏挖掘、维度互动机理尚未厘清等不足,本研究创新地将社会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结合使用,基于旅游者生成内容挖掘旅游目的地依恋概念、维度及其维度互动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旅游目的地依恋是旅游者为寻求自我一致性或差异性,通过对目的地的认知情感性构建而产生的“炙热”情感,可拓展为由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情感、地方好奇、地方印刻、地方象征的六维结构,遵循“动机性卷入→认知性投入→情感性忠守”的逻辑进路;②地方依赖维度与其他维度的直接交互影响作用明显并具有较强的中介桥梁作用。最后,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13.
我国银发旅游群体持续扩大,旅游活动频率不断提高,证实旅游蕴藏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意义,明确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机理并提出激发其正面作用的建议,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尤其重要。文章以银发群体为对象,结合积极老龄化理论,使用访谈法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通过身心健康、社会资本、幸福感和自我实现4个维度影响积极老龄化,并遵循旅游→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感→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规律。文章不仅丰富了积极老龄化理论,也向政府及旅游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4.
海底打捞铁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及其脱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铁质文物在海水中及打捞出水后的腐蚀机理,如电化学循环机理、氧浓差电池腐蚀机理等,同时简述了从海水中打捞出来的铁质文物的各种脱氯方法,包括碱性溶液浸泡法、碱性亚硫酸盐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及高温还原法等.  相似文献   
215.
文章对广东省连山县梅洞铅锌矿地质特征进行简述,并根据成矿机理分析,确定梅洞铅锌矿属于蚀变破碎带充填型铅锌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216.
王坤  雷振仙 《旅游科学》2023,(2):133-154
低风险出游和健康需求推动山地骑行旅游发展,但少有研究揭示其时空特征及机理。文章基于骑行轨迹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季节性强度指数、经验模态分解法、复杂网络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以贵州省为案例地,实证探讨山地骑行旅游的时空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贵州山地骑行旅游发展具有成长性,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旺淡季分别是夏季和冬季。时序变化具有波动性和周期性,以中低频率波动为主,波动周期为9个月,峰值出现在4月~8月,与贵州山地避暑旅游目的地的特征相吻合。(2)贵州山地骑行旅游时空演化呈多核心协同发展特征,形成以贵阳为极核区域,以兴义、仁怀、赤水、凯里为孤立核点,以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为骑行旅游发展轴线,由花溪、清镇、观山湖等中心向外围辐射的空间网络结构。(3)贵州山地骑行旅游空间分异格局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山地自然要素、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多为协同增强效应,区域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山地自然条件、交通便利程度等多因素交互耦合作用共同驱动着山地骑行旅游格局的形成。山地骑行旅游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描述性分析及其形成机理,对于协调山地旅游目的地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217.
黄鑫  邹统钎  储德平 《人文地理》2020,35(3):93-103
乡村治理是乡村研究的显题,研究发展新兴产业的乡村治理对振兴乡村意义重大,但较为匮乏。本研究基于对陕西省袁家村1949—2019年的治理历程的梳理,探讨旅游乡村治理的演变机理以及成功模式。研究发现:①中国乡村治理经历“宗族自治”、“寡头他治”两个阶段,良性的治理模式需要内生动力和外生要素的共同作用。②旅游乡村治理的主体更加多元、目标更聚焦于集体发展、机制更追求正义、系统更不稳定。③有效的旅游乡村治理需要构建“集体共治”模式和动态开放的治理系统,注重社区精神的约束力,促进旅游乡村发展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218.
社会—生态系统重构背景下农户适应行为及影响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莎  陈佳  杨新军 《人文地理》2020,35(2):112-12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科学发展,适应性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户适应性为可持续生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重构背景,从农户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农户适应作用分析框架来探讨民勤绿洲地区农户适应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交互效应,厘清农户适应性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以生态治理恢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主导的政府政策实施重构了乡村社会-生态系统,推动农户生计适应策略变化。②农户生计适应性行为以农业调整为主,被动适应行为选择较少,外出打工成为未来生计趋势。③系统外部影响因素中有效灌溉率(水资源状况)是交互作用的核心因素,左右农户生计适应选择。农户适应行为选择主要受系统内部自然资本、劳动力资本与认知水平、金融资本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影响。④农户资本内部结构与储量的差异是适应行为选择多元化的内在动力,以生态恢复主导的政府计划性适应管理是农户适应行为选择的外在推力。生计资本及系统内外部要素交互作用的综合影响推动农户适应行为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219.
民国《丰宁县志》是丰宁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县志,记载了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丰宁地区社会民生、人物故事、风土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对县志内容的整理和挖掘,不仅有助于清末民初丰宁及周边地区地方史相关问题的深化研究,还可为该地区乡土文学、考古、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有利于地方历史文献的保护与利用。尽管志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但不失为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旧志。  相似文献   
220.
酥碱病害是壁画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被称为壁画的“癌症”。因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病害产生机理复杂、修复材料匮乏和修复方法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酥碱病害的修复与防治。本文系统梳理酥碱病害的成因、病害机理、加固材料、地仗修补材料,以及针对不同盐霜的保护修复方法的研究成果,客观评价酥碱壁画修复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古代壁画酥碱病害的防治与修复提供系统的技术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