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海军省就以水路部为中心全面系统地收集长江水文情报数十年来,通过不断收集和翻译欧美编印的中国水路志、向长江派遣军舰和专业谍报人员实地测量调查、利用日籍航运公司和上海日本人引水协会收集情报,至20世纪二十年代末,日本海军已经详细掌握了长江及其支流的各种水文信息,为从长江入侵中国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2.
文章将秦始皇陵发掘报告中,所见冠式加以汇总,重新分为A、B、C三大类,A型冠分为a、b、c、d四种,B型冠分为a、b、c、d、e五种。其中,A、B型冠并非鹊冠或者长冠,C型冠并非鹖冠或是惠文冠。Ab、Ba、Bb冠型名称,作者猜测可能为“高山冠”或者“法冠”。此外,基于秦代徭役制度下,对于戴冠兵俑的身份范围初步界定,“冠”为决定其地位的主要因素,且其爵位至少在二级以上,最低职位为“卒”的成年男性。  相似文献   
23.
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事件①)否定派论者为了把屠杀中国俘虏的行为合法化,抛出了对国际法的“新”释义,企图全面否定历史真相。然而,这一释义纯粹建立在隐瞒、欺诈的基础之上,是对国际法的误读和曲解,误导了广大读者对历史的认知。为此,本文通过对国际法的细致研究,针对否定派代表人物东中野修道的错误论点进行批驳与反击,以维护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4.
自桐事起,八月十六、七两日即严城禁,从此闭城固守。廿三日,陶石卿、宝玉泉轻出阵亡,甚为可惜!自是近城五里,山中无处非贼。廿八日,贼攻西南城,城上枪炮杀一贼首,杀贼数十人,此后贼无日不窥城者,赖各处兵到渐多,城乃可守。所来各官中,唯韩南溪一人精悍斩截,最能办事。至九月十日以后,城中兵连出驱贼,皆有小胜。提军十四日已打通丰乐桥路,入城相视,至晚而丰乐一路复塞,遂宿城中,不能还其忠  相似文献   
25.
<正>近年来,一些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亲历者的回忆录逐渐问世。这些回忆录披露了一些我军收编日本兵的片断,年轻读者才得以知道一些内情。事实上,在  相似文献   
26.
入关之初,清即以明降兵等组建绿营兵,形成二大经制兵之一。在道光以前,绿营兵额保持在60万人左右,三倍于八旗兵,不但在清朝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因其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对清政府加强地方和边疆的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客观上看,绿营兵还对边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60多年的沧桑岁月,60多年的期盼等待,60多年埋藏心底的秘密,在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解开——  相似文献   
28.
蔡青 《文博》2021,(1):63-69
戟形饰是西汉时出现的一类小众珠饰品。本文基于考古资料和古籍文献,结合图像学分析,认识其造型来源与文化象征意涵。戟形饰为中外艺术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形制来源于西汉手戟式鸡鸣戟,而其代表的艺术形式可溯源到古印度佛教文化。戟形饰具有辟兵辟邪的护符含义,并与汉代五行色彩体系相结合,体现了本土民族性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9.
《吐蕃兵律》形制古旧、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是一件出自敦煌蕃占时期,或自敦煌流传至西藏阿里地区的古藏文文献,是目前所见历史最早、内容最具体、篇幅最长的吐蕃时期的军事文书,为研究吐蕃借鉴唐朝军事制度等提供了新材料。“战时禁止损毁佛殿等律例”的作用在于作战时期尽力保护佛教圣物,此律的颁布与吐蕃统治者倡扬佛法、遵奉佛教的历史息息相关。“琼(■)和库隆(■)的律例”中记载的人物信息可为写卷断代提供依据,“幻化王”为墀都松赞普,称其为祖父者为赤松德赞。文章通过分析这两类典型律例,认为《吐蕃兵律》极有可能是在赤松德赞时期制定,并以法定文书格式颁布。  相似文献   
30.
李军 《敦煌学辑刊》2006,3(3):41-50
敦煌文献P.5015可与P.3715、P.2729拼接缀合,拼合后的文书内容更加完整。文书所提及的唐政府所给与归义军的各种赏赐,当是为了赏其收复凉州之功,归义军收复凉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归义军收复凉州后,唐政府曾以派遣防秋兵马为名,遣郓州兵驻守凉州,敦煌文献中保存了不少与郓州兵有关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