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正>2014年10月11日至12日,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暨"经济转型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开封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中国经济史学会、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史学月刊》、《中国经济史研究》协办。会议评审通过参会论文183篇,有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大阪产业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外近8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参会。年会主题报告会上,张东刚(教育部社科司)《促进  相似文献   
132.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是首部系统研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专著,它考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与主要形式,论证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并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做了剖析,提出了一系列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新观点。该书一经出版,便蜚声国际史坛,赢得国内外同行的不少赞誉。20多年过去,今天重读该书,仍可见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吴承明作为该书主编,不惟承担了该书写作过程中的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对该书研究方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3.
134.
原工业化:一个被否定但又被长谈不衰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或译“原始工业化”、“原初工业化”,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济史献中出现的一个“丑陋的新词”,但它“迅速打入许多作、章,甚至研究生的论中”。大约在头一个十年,它迅速发展;第二个十年,它受到了全面批判,主要论点几乎都被否定;但到第三个十年时,在各种否定声中,人们又兴起了新一轮的讨论热潮。本企图对这样一种理论现象作一个较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5.
面对新世纪的开端 ,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出现了跨越近现代分期、放宽放长研究视野的趋势 ,纵观 2 0世纪中国经济的文章、专著不断问世。近年来 ,随着中共中央的西部开发决策 ,探讨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特别是西部建设经验教训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一、关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分期在纪念改革开放 2 0周年和纪念新中国成立 50周年期间 ,学术界曾普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50年分为前 3 0年和后 2 0年。研究证明这种分法不够确切。赵德馨提出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 1 949— 1 956年、 1 957— 1 978年、 1 979年以后三个发展阶段。经济…  相似文献   
136.
137.
安徽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状价格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培秀 《安徽史学》2003,(1):110-112
本针对有关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概念与内涵上的混淆,阐述了价格剪刀差的准确释义、内涵及计算方法,结合历史数据的统计计算,对安徽省建国前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工农产品“剪刀状价格差”进行了具体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138.
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界兴起各类专史的研究,如经济史、外交史、军事史、史学史、学术史等专著陆续涌现,是传统史学在西方影响下逐步近代化的表现之一。其中中国学术史的著述,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两部同名书相互辉映,久已享誉学界。近年论著频出,知识幅面多有铺展,而研究的深化问题,亦成当务。  相似文献   
139.
16至18世纪耶稣会士来华传教的二百年间,有不少账簿或财务报告,连同信件经由澳门寄往欧洲。18世纪末,欧洲人已知通过这些账簿来了解中国。近年比利时学者高华士(Noal Golvers)对鲁日满(Francois de Rougemont)常熟账簿及其反映的当时中西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与澳门档案学者刘芳女士合作,整理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以及近年对明清之际文化名人、华籍耶稣会士吴渔山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吴渔山主持嘉定教务时期的账簿,作了初步探讨。在考证账簿的发生地为清初江南传教中心上海附近的嘉定.账簿的发出人为康熙中後期嘉定堂区的管堂司铎吴渔山之后,继而从物价、货币、消费和社会生活,从嘉定堂区会聚与活动。堂区经费来源与开支诸方面进行清初社会经济史、天主教史的探索。将清初天主教史置于同时的社会经济史背景下进行研究,为本文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