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编读往来     
《环球人物》2015,(5):12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你们好!我是《环球人物》的忠实粉丝,拿到贵刊《“男神”胡适》这一期,感觉眼前一亮,封面图片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青年人的朝气睿智,让我们很受触动。整篇文章读下来,感觉节奏感特别强,记者行文流畅,疏密有致,非常爽快。文章不仅工笔细描了胡适先生的学识与见解,还讲了他的婚姻逸事,细节很多,既有趣,又客观。《李敖谈胡适》以  相似文献   
82.
为合理编制《辽中京遗址保护规划》,规划课题组对辽中京的历史沿革和遗址遗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评估。为此,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方法,对采集自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遗址的细白瓷进行了主量元素测定。所测数据与定窑、龙泉务窑细白瓷文献数据进行比较。统计显示所采细白瓷中67%落在定窑五代至北宋产品主成分区域内,说明遗址内细白瓷主要为辽代遗存,多产自北宋的定窑,充分反映了宋辽之间的密切交流。结合科技分析结果,推断城址内部分夯土遗存可以早至辽代晚期或金初。研究结果有助于确定辽中京遗址的辽代遗存,为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杨道以 《收藏家》2000,(12):46-49
江西高安以土二十多件器精纹美、色釉皆佳的窖藏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精品而饮誉海内外。殊不知此窖藏出土的古瓷精品,除首推青花釉里红瓷之外,亦有一批景德镇窑生产的元代白瓷、浙江龙泉窑生产的元代青瓷等,同样极具文物价值和艺术魅力,其中部分精品在国内外亦属罕见之物。本文仅以《高安窖藏元代白瓷》为题,略述己见,以求教于专家。白瓷烧造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代六朝的北齐,唐代则是白瓷生产的成熟阶段,之后有辽代白瓷、宋代定窑白瓷、磁州窑系白瓷、景德镇青白瓷以及元代卵白瓷、明代甜白瓷、德化白瓷等,形成了我国白瓷系统。白瓷和青瓷、黑瓷,都是同一种原料烧造的,因为所有的制瓷原料,都合有一定量铁的成分。含铁的坯和釉,经过还原焰焙烧  相似文献   
84.
关于邢窑的文献记载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八处、宋代三处有关邢窑的文献记载 ,从多方面反映了邢窑的生产状况 ,因此不论考古文物界 ,还是古陶瓷界 ,都把这些文献记载视为论证邢窑白瓷的重要材料。但有些研究者由于求证不够严谨 ,或坚持错误的固有成说 ,在引用这些文献记载的过程中 ,尚存在着对引文缺乏必要核对和不能面对事实大胆修正错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本文是2020年萍乡南坑窑考古调查的概述和主要收获。本次共调查了18处窑址,根据各地点发现的器物,可大致分为三组。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南坑窑创烧,采用支圈组合覆烧工艺大量生产青白瓷;元代中期青白瓷生产减少,质量下降,多使用涩圈叠烧法生产灰青釉、青釉、酱釉和黑釉瓷;元代晚期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生产仿龙泉青瓷。本次调查发现窑炉遗迹4座,皆为砖砌龙窑,与南宋以来龙窑向宽短变化的趋势相符,并存在多次修建使用现象;发现的矿洞与码头遗迹,反映了南坑窑系统生产过程。从采集标本看,景德镇青白瓷技术可以通过南坑窑向湖南传播;南坑窑仿龙泉窑青瓷是基于本地窑业技术对龙泉青瓷进行的表面模仿。  相似文献   
86.
从繁昌窑青白瓷制作看"二元配方"工艺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繁昌青白瓷窑址位于皖南北部、长江之畔的繁昌县境内,其窑址散落在县城周围的丘陵山坡上。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文物考古部门曾先后四次对其进行小规模的试掘。为对繁昌窑遗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7.
叶筠筠  江涛 《东南文化》2001,(12):36-41
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因此称青白瓷,一般又习惯称之为“影青”。  相似文献   
88.
青白瓷粉盒     
宋代的景德镇烧制瓷器的规模及质量已有很大的发展,在制瓷技术上渐趋成熟。当时的窑场以烧制青白瓷为主,一花独放,品种比较单一。青白瓷的釉色是介于青、白两色之间,说它是青瓷中显白,也可以说它是白瓷中泛青。因此在宋代文献中称其为青白瓷,直至清末和民国初年的瓷书中才称其为“影青”、“隐青”、“映青”、“印青”等。  相似文献   
89.
<正>一、前言唐代陶瓷的发展格局素有"南青北白"之称,具体表现为以浙江越窑青瓷与河北邢窑白瓷制作工艺上的分庭抗礼。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南方瓷窑制作青瓷或只有北方瓷窑烧造白瓷。"建国以来的考古资料证明,青瓷、白瓷,南北皆有……"[1]南方青  相似文献   
90.
王木南 《收藏家》2005,(3):75-75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15世纪后,葡萄牙、荷兰早期殖民者把制瓷技术带至欧洲,随后荷兰、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先后在自己国家的本土制造瓷器,其中以德国迈森瓷最为出名。迈森是地名,去德国文化名城德累斯顿半小车程。迈森有一位炼丹家伯查,英译名为约翰·弗里德利希·包特格尔(1682-1719年),此人精通冶炼,很受德累斯顿奥古汀爵宠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