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陈必昌 《民俗研究》2005,(3):255-260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历了整整两千年,已成为中国传统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不断适应中国土壤和环境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对中国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的教义。一种宗教,只有教义被大众广泛接受,改变了大众的思想甚至灵魂,才能广泛传播,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民众的信仰。佛教传人中土后,其教义中的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轮回转世与天堂地狱、功德与功德转让等核心思想深深吸引了中国民众,对中国民众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改变了中国民众的信仰内容、信仰方式和信仰手段,这也是佛教在中土广为传播并被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2.
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 提升地方文献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文献作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内容包含一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特产等等,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同时,也是了解和研究一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因此,作为地方文献的收集者一定要以服务本地的改革开放,推动本地的经济发展为己任,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用全新的观念完善地方文献的服务功能,促进地方文献由单项服务转向综合服务、由低水平服务转向高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303.
章学诚的方志编纂理论是他的方志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在首轮修志结束、新一轮续志开始之际,我们联系修志实践,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章学诚的方志编纂理论,借鉴其有益的经验,避免其时代的局限,从而开阔思路,与时俱进,搞好续志的编修,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04.
日本在海外的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是其对外侵略扩张罪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建立“大日本帝国”长远国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比军事侵略更深层次的侵略。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区.以武力为后盾.积极推行奴化教育,为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对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摧残.是中国教育史上黑暗的一页。其危害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05.
中国货币文化源远流长 ,辉煌灿烂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国时期齐国所铸行“齐建邦法化”刀币则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纪念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中国货币文化自成体系 ,影响深远。是东方货币文化的代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货币发行及造币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生产规模广大 ,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成果卓著。19 5 7年 12月 1日正式大规模发行 3种铝镁合金硬辅币 ,为今后生产铸造不同材质、规格、品种的金属币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306.
李娜 《宁夏史志》2006,(1):32-33,43
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春秋,兴于两汉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宋元,盛行于明清,由近代一直沿续至今。方志文献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它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蕴含着祖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学科领域的资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志书看作是资治致用之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纂工作,自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307.
地方志是中国古典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各地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情况的重要资料宝库,被誉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中国地方志编纂历史源远流长,但宁夏方志的编纂起步较晚,最早创编于明代,自明迄清,宁夏方志成书大约有35种,民国时期编修8种。由于历史原因,宁夏方志只有36种传世。20世纪80年代,宁夏方志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开始受到国内特别是宁夏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08.
试论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静 《文物世界》2006,(4):50-52
博物馆作为“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价值在于可以有效地使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所服务。我国目前有2000多座博物馆,藏品达1200万件。这些藏品就是博物馆丰富的化资源,怎样有效地挖掘物资源、利用物资源,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社会效益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成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新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博物馆事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许多博物馆已经逐步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用到博物馆工作中来。建立计算机藏品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博物馆藏品管理工具与手段的升级换代,而且引发了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模式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309.
赵启斌 《收藏家》2006,(6):3-10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花鸟画展”是南博举办的明清系列书画展的组成部分,展期从2005年9月开始,至今年4月末结束。此次展览遴选院藏清代花鸟画精品,共分上、下两部分展出:清代早期和中期为一部分,展出清代初期和中期的名家作品;清代晚期为一部分,主要展出院藏“海上画派”及其他清代晚期名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31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of certain elite women during late little-known public philanthropic activities Qing China. By examining contemporary newspapers, it trac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women's philanthropic engagement and further analyzes two cases, one on disaster relief and the other on women's education, to illustrate the issues, controversies and achievements that went along with women's philanthropy. It demonstrates how philanthropy, a traditionally-sanctioned field for women's activism, legitimatized women to move out of domestic seclusion and reposition themselves in the public sphere in a crucial transitional era when for "good women" to appear in public was something hotly debated, and how through philanthropic opportunities some were able to engage with political affairs. The broad social impact of their initiatives suggests the continued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elite women during China's transition to the modern era; it challenges some of our previous notions, which often unthinkingly accepted the verdict of "New Women" that those who did not embrace their path to modernity were parasitic, unproductive, and backward. By looking carefully at philanthropy, the article reveals fascinating issues and rich details of women's public activities that previous historical narratives have often overlooked. It helps to understand how reconfigured traditions becam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modern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gender roles. It also adds a gender perspective to the burgeoning historiography on Chinese philanthro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