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38年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级,在全国实行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奥地利境内的许多犹太人店铺都被纳粹军队捣毁,有的老板被关人集中营。这年11月7日,在巴黎,一名来自波兰的犹太人青年,由于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枪杀了德国驻法国使馆的三等秘书,使希特勒大为光火,于11月18日深夜,全德国及奥地利境内的党卫军和冲锋队肆无忌惮地冲击所有犹太人的住处、商店、医院,抓走2万多名犹太人,其中100多人死于当晚的浩劫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德国马克。  相似文献   
12.
相比之下,不知道多少日军曾经的暴行反而被我们‘相逢一笑泯恩仇’了。是犹太人太执着么?还是我们太不执着,选择性遗忘了?  相似文献   
13.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德雷克地区发掘第一口油井,标志着世界石油工业正式诞生。到20世纪30年代,石油工业已成为西方国家的支柱产业。这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器,上足了发条。  相似文献   
14.
张文智 《湖南文史》2012,(10):19-20
希姆莱、戈林、葛斯、胡斯……提起二战时期这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人们至今依然心悸不已。这些曾给数百万家庭带来巨大灾难的名字,又给他们的后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不善待儿童的政权是可怕的,就如纳粹。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让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一夜成名。他在二战期间借助招工的名义,从纳粹集中营成功救出1000余名犹太人的事迹,随之广泛传播,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辛德勒这个名字,也几乎成了犹太人营救英雄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郑昀 《神州》2013,(3):154-155
卡西尔认为,神话从未消亡,它还存活在政治活动中。德国民族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自1919年成立,1921年希特勒成为该党领袖,并在1934年在德国建立起独裁统治。它显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直接利用暴力夺权,而是将政治的权力交给话语的权力。纳粹党在短短十余年间击败了其他党派并得到了广大民众疯狂的拥护,最终大权集于其元首希特勒一身的过程,也是希特勒充分运用话语权力聚拢人心,建构独裁神话的过程。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入手,综合纳粹党在此时期的部分纲领、宣传语、口号等,分析相关的参与者、内容、形式、媒介以及效果(后果)。  相似文献   
17.
毛春初 《文史春秋》2002,(12):60-61
1960年5月23日,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议会大厦,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宣布:“我应该告诉你们,前不久,以色列的特工部门找到了最大的纳粹战犯之一阿道夫·艾希曼,不久就要审判他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此言一出,世界震惊,各大媒体蜂拥耶路撒冷。阿道夫·艾希曼为何人?一般中国人都不知晓,可能因为他官位相对低微,史不详载。但就是这个德国中央保安总局犹太处处长,亲自将数十万犹太人赶出欧洲,并把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送进刑场和毒气室。他是一个拼命追求杀人效率的冷血动物,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超级死神,犹太人将他称作“矮脚死神”、…  相似文献   
18.
《世界》2003,(9):22-24
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欧洲大地。深陷纳粹魔爪的波兰弥漫着恐怖的气息。一批又一批犹太人被押上火车送往集中营,悲惨的命运正等待着他们……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美、法、英、苏四大盟国通过审判、严惩纳粹主要战犯和骨干,在德国实行“非纳粹化”和民主化等强制性措施,从政治、经济上对德国进行了民主改造。通过这场强制性的“政治革命”,并结合本民族特点,新成立的联邦德国确立了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政治与经济的相对同步、稳定和协调发展,建立起了独具自己特色的资本主义模式,为联邦德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使德国最终成为一个民主、繁荣、进步、爱好和平的国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特别是联邦德国的政治家曾对希特勒和民族社会主义给德国和其他受害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行过多种多样的反思和探讨。从总体上说,他们的认罪、道歉和赔偿的态度是比较真诚的,但不谐之音时时可闻,争论也非常激烈。政治家们对历史的认识,不仅与其个人修养、价值观和党派立场有密切联系,而且也与国内外的局势变化息息相关,并且往往表现出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历史反思与现实政治自始至终都是难分难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