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7 毫秒
71.
杭侃  胡江 《文物世界》2000,(5):17-23
上海博物馆最近举办了一次“亚洲艺术遗珍”——亚洲协会藏洛克菲勒亚洲艺术精品展。荟萃了洛克菲勒三世伉俪收藏的85件艺术珍品,其中国外的艺术品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2.
本文在器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对安阳殷墟原始瓷样品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并与江西吴城与浙江湖州等地出土的原始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分析的殷墟原始瓷在化学元素组成、岩相特征上,都与南方产品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为了解商代晚期的制瓷业状况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3.
<正>墓志由墓碑演化而来,是记载死者生平事迹、家族关系、下葬时间及地点等相关信息的附葬品,一般镌刻于石。随着东汉后期烧造工艺成熟,人们"恐地变,虑山异,镌瓷石为墓志铭"[1]。唐代越瓷墓志已发现的有唐长庆三年(823)姚夫人墓志、  相似文献   
74.
向寿戈再考     
董珊先生曾发表《向寿戈考》一文,拜读之后受益良多。董先生认为戈铭第一字应为向,第二字应释为寿,戈铭中的向寿之岁就是以向寿出使于楚作为纪年。向寿其人见于《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他始任  相似文献   
75.
76.
西风  李昊摄影 《山茶》2010,(5):92-105
最初在景德镇制作仿古瓷器的人,一般是承包国营瓷厂赚了钱的人员和老瓷厂手艺高超的师傅组建的作坊,他们既有资金,又有熟练的制瓷技术,主要以仿造清代和民国瓷器为主。  相似文献   
77.
张名 《文物春秋》2010,(3):75-77
民国时期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特殊时期,一批瓷绘艺术家致力于粉彩人物的研究与探索,他们立足于传统粉彩工艺,借鉴并吸收中国画的风格与韵致,逐步形成了具有写意风骨的人物粉彩,在题材、瓷绘技艺、粉彩调配运用等方面均有了创新发展,从而迎来了粉彩瓷器的烧造高峰。  相似文献   
78.
汉代是原始瓷向瓷器进化的成熟期,随着制瓷技术的提高,东汉烧瓷温度已能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中国陶瓷史·秦汉时代》:陶器至汉代,有一最大之进化,不可不特别注意。盖自汉代以前,各种陶器,只能谓之为陶器,不能谓之为瓷器。考汉以前,并无‘瓷’字,至汉时,始言之及‘瓷’字,前此之不言‘瓷’字,盖无此物。当然不能言,后此之言及‘瓷’字,当然必有瓷之一物矣。故国人谓瓷器,发明于汉代。从用途上来看,瓷壶已失去了烧煮功能,变为盛装液体的单一用途,壶的形制  相似文献   
79.
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在长江流域,出土瓷器的墓葬也大多分布在这一区域.1955年,河北景县北齐封氏墓出土的4件青瓷莲花纹大尊是北朝瓷器的首次发现[1],此后,其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多集中出土于河北、河南等地的北朝墓葬中.  相似文献   
80.
刘伟 《收藏家》2006,(5):21-28
在英语中“中国”与“瓷器”同为一词,china一词开头字母大写意为中国,小写则意为瓷器,这一点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是在阿拉伯语里“瓷器”—词发音为“悉尼”,也与中国一词同意,土耳其语称中国为“秦”,称瓷器也用这个词,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一、外销瓷的行销路线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我国陶瓷大规模对外输出是在唐代,它主要沿着“陶瓷之路”,源源不断地被运到欧洲、美洲以及中东、西亚、中非、东南亚一带。陶瓷之路所谓“陶瓷之路”,是指水陆与陆路两条陶瓷的外销路线,陆上通路是指古老的“丝绸之路”;水上之路包括两条:一条是中日航线,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