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张彬 《收藏家》2005,(6):21-23
明初的文人、画家继承了元人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雅生活方式,寄情于诗文书画,诗歌雅集、书画会友、相互题鉴,风靡一时,这与当时渐趋稳定的社会局面不无关联。先后出现的文人画家有徐贲、赵原、王绂、谢缙、夏昶、杜琼、刘珏、沈贞、姚绶等人。他们继承了元四家的绘画风格,虽各有不同,但在笔墨上无不体现出文人逸气,画风高雅,有元人流风余韵。他们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在思想意趣、人际往还上还存有元人悠游天下、放浪江湖  相似文献   
92.
黄朋 《收藏家》2005,(6):24-28
马逵来自干宋代一个五代供奉于宫廷画院的画师世家。从他的曾祖马贲起,即在北宋后期的徽宗画院中任待诏,直至他的侄儿马麟还在南宋理宗朝(1225-1264年)中供职,历经五代,功绩煌煌。宋代画坛中父子、兄弟、叔侄齐名者并不少见,但像马氏一门这样,如此长久的代有人出,并始终以画艺擅名的例子即便在宋代亦只此一例。出生在这样有着深厚渊源的绘画世  相似文献   
93.
汉轩 《收藏家》2005,(5):76-76
这是一幅与王翠《康熙南巡图》可以相提并论的一幅清宫细绢画卷,此宫中细绢,是典型康熙、雍正时期内廷宫绢,与清代画院的巨作《康熙南巡图》的内廷宫绢一样,此图为清宫旧藏,在《国宝流失录》中记载,此图被末代皇帝携带出紫禁城后存放在恭亲王的北府里,1924年又经郑孝胥之手卖给日本人(日本正金银行),被日本人装裱在二人通屏的屏风上,  相似文献   
94.
曹娉 《丝绸之路》2009,(24):77-78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纺织品凤纹的收集和整理,对其造型与风格的演变作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5.
张倩 《丝绸之路》2009,(20):94-95
在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第六代导演是一个重要的群体。面对创作意图受挫的政治背景、小成本投资面临的市场冷遇以及自身个性表达的有意夸张等共同因素,第六代导演在反映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文化选题时,却表现出了某种隐秘的一致性——苦涩的青春。本文从美学艺术视角和现实历史维度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第六代导演的美学思想及其背后的文化蕴涵,总结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的独特美学风格——强化的"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96.
中国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境内为古代古格国的重要文化繁荣地,至今遗留古代佛寺、佛塔较多,遗址出土文物仅在近几十年中才逐一展现世人眼前,其灿烂的佛教艺术如壁画、金铜佛像、擦擦、唐卡等迅速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热门焦点,其独特的佛造像艺术迥异于其他地域而被称之谓“藏西风格”。其中擦擦类出土更是以其品种繁多、地域风格凸显、前后造像风格演变连贯,成为能展现一个区域造像史的风格例证。能以擦擦来佐证一个地域造像风格史的渐变过程,目前仅此一例,殊为难得。  相似文献   
97.
张文红 《民俗研究》2009,(2):200-209
文章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多种理论框架入手,探讨西方文化视野中社会性别差异在会话风格中的具体体现,比较分析不同的理论框架对两性会话风格差异的阐释,指出会话风格的性别差异主要来自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幼年时期人们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性别观念,在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断得到加强,从而逐渐形成符合各自性别身份的会话风格。  相似文献   
98.
不知科恩兄弟的《血迷宫》直接在内地上映,会获得怎样惨淡的票房。科恩兄弟极度黑色的手法,在讲述悬疑故事的同时施加给人无尽的心理压抑,  相似文献   
99.
独树一帜的广府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园林建筑艺术,至明、清为集大成时期,岭南园林作为后起之秀,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鼎立比肩,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 岭南园林始学扬州,后学苏州,有不少仿效江南园林风格之痕迹,至明后期渐显自身特色,突出岭南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100.
潮州音乐大致可分为锣鼓乐、笛套古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汉调音乐等六种,潮州大锣鼓是锣鼓乐中的一种。它的传统乐曲脱胎于海陆丰的正字戏和西秦戏,经数代鼓师的不断创新,从乐谱资料到司鼓演奏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它雄健欢快、气势磅礴、音律协调、跌宕有致,与陕北大鼓、舟山锣鼓并列为中国三大锣鼓。其最主要的区别是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合奏形式——锣鼓敲击乐与管弦乐结合演奏,成为所谓的东方交响乐。潮州大锣鼓蕴含着鲜明的潮汕地方民间色彩,善于营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具有深厚的群众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