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于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的鸦片战争的研究,往往只注重对中国、中国社会、中国的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沿海居民生活的研究还很少见。鸦片战争与沿海居民生活在鸦片战争区域性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发生在沿海的战役、移民潮、通商口岸的开放、洋人入城和对传统生活观念的冲击等问题是中国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典型缩影。本文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鸦片战争对沿海居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吴迪 《神州民俗》2009,(4):31-33
粤乐作为中国一个颇具地域色彩的民间乐种,从起始以来就不曾终止求变、善变的步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作曲家李助圻,选择了遵循原曲意境的传统阐释作为创作基础,并在求新之道中融入自我理解,力求充实音乐描绘和塑造的具体形象,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本丈回顾了岭南本土作曲家李助圻的粤乐创作实践成就,并通过其逝世前陆续创编的三首传统粤乐作品,评述作曲家晚年创作思维的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23.
自孙中山去世后,中国国民党围绕领导权的继承问题,引发无数次党内分裂。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地域观念在国民党派系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民党发迹于广东,也造就了大批粤籍党国领袖。孙中山生前在有意无意间扩大了粤籍党员同他省党员间的矛盾。随着国民党从广东走向全国,特别是蒋介石在党内权力的不断提高,蒋同粤籍领袖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纠纷逐渐演变成公开的武装冲突。  相似文献   
24.
金以林 《近代史研究》2004,3(1):193-237
在1931年因蒋介石扣押胡汉民引起的宁粤对峙事件中,国民党内反蒋势力结成空前未有的大联盟.因此,蒋介石也一改以往武力镇压为主的做法,而始终力求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外侮和全国人民要求一致对外的呼声,宁粤双方被迫和解,在上海召开和谈会议.和谈期间,蒋介石利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最大限度地稳定了自己的权力结构,并不断地分化各派反蒋势力的联盟.上海和谈是宁粤对峙事件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此前后国民党内各政治派系又经历了一次新的分化组合.  相似文献   
25.
上海自开埠以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广东的商人,他们在沪上陆续建立起各种同乡、同业和其他文娱组织,赞助举办各种粤剧、粤乐和粤曲活动。1920—1930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一方面吸纳了其他剧种和音乐文类的特色而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其本来不一定十分明显的地域标签,也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中得到强化。当时粤乐的创作和实践活动,更是在一个探索何谓“国乐”的大语境中进行的。此外,在上海兴起的时代曲,也为粤曲注入了新的调子,至30—40年代,新兴的国语时代曲被大量地引进粤曲之中;而粤曲的粤方言特色,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从20—30年代粤剧、粤乐和粤曲在上海的发展可见,近代中国“地方文化”的特性,往往是在一个跨地域的情景中塑造和凸显的。  相似文献   
26.
夏燮以当事人身份所著《粤氛纪事》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却一直未受到重视.该书以记载太平天国与清朝统治阶级之间的军事斗争为主要内容,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生动具体地再现了清军将帅贪生怕死的丑态,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清军在战略上的失误,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清军将帅之间的矛盾,而这些都是在官方档案中很难见到的.因而该书的史料价值在许多方面远远超出了清方档案之上.  相似文献   
27.
胡忠良 《中华遗产》2010,(1):156-159
广州的粤海关在清朝政府开海贸易之后,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沿基地,贸易量居四个海关之首。由于英国商人为了扩大在中国的贸易北上宁波,清政府出于防范外夷进入中国的腹地等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28.
许敏 《神州民俗》2010,(4):40-41,39
三弦是我国历史久远的民族弹拨乐器。在很长一段时期,三弦一直是粤乐重要的合奏乐器之一。  相似文献   
29.
随着鸦片战争后的出洋倾向,珠三角地区成为北美华人的祖籍家乡。北美六十多年的排华移民政策同时助长了当年珠三角侨乡的经济繁荣。然而,侨乡金山家庭物质富裕的表面,也掩盖了家庭分离中出洋者的谋生血泪和留守家里的金山妇的精神痛苦,对此华侨研究历史书上甚少记载或研究,却不加掩饰地生动地反映和保存在当年的妇孺民歌童谣里。本文以所收集到的新中国成立前的珠三角地区的妇孺民歌童谣为据,结合同时代在北美旧金山华人社区流传的粤讴体裁的"金山歌"作品,分析探讨了当年侨乡地方歌谣文化所反映的出洋传统、婚姻价值取向和留守家园的侨眷(妇孺)的生活形态、家庭意识及其不平则鸣的抗争声音。  相似文献   
30.
康熙二十二年(1683)杜臻奉命巡视粤、闽,考察沿海地理坐标、海防设置、海洋岛屿等,著成日记体的《粤闽巡视纪略》,对研究清初海岛观提供参考。从杜臻海疆视野着眼,结合龙门岛海防与海的互动,探究清初海岛情状,以及海岛文化的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