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民主化改革,是以"人民自治"为思想核心的。但是在改革进程中,由于民主化思想与实践途径存在缺陷,未处理好党与政权的关系,过贬低和削弱了苏共的地位,以及在经济改革中出现诸多失误,后期改革目标与所选路径背离,最终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日两国在实行地方自治前,都存在着一定的“自治传统。”这种传统在日本日村落共同体,在中国日宗族自治、乡绅自治。但是虽然同为“自治”,实际上有着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也可谓是导致两国实行近代地方自治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中日“自治传统”在地方公选议会、地方公共财政的运营和地方公共团体法人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中日“自治传统”具有的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这部《丰宁满族自治县志》(1991~2000)(以下简称《丰志》),内容丰富、体例规范,篇目科学、笔精炼,图并茂、志附相间,特色鲜明、新意盎然,是续修新志中的上乘佳品。改革开放的10年跨度,洋洋洒洒130多万言,有许多方面都大可圈点。在这篇评中,笔只想对《丰志》的最大亮点,其大跨度的创新,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万新芳 《史学月刊》2006,(5):119-123
20世纪30年代初,在豫南宛西地区镇平、内乡、邓县、淅川(后扩展到南召),发生了被史家所称的宛西自治。它由当地人士掀起,后有外地人士参与,维持长达十余年,一时间名噪全国。那么宛西自治派是如何在国民党统治区内推行并维系地方自治的?他们与国民党人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宛西自  相似文献   
15.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的立法权。其法定依据是宪法、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以及法律、法规中具体授权的规定,但其行使受到宪法、立法法等的限制,并且,对自治条例的立法变通权还设置了批准后生效、备案、审查、违法撤销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地方自治的表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团体自治与居民自治两个方面对日本地方自治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其地方自治现状与自治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并对产生落差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村民委员会自从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又必须看到,我国村委会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有的还很严重。本文就当前我国村委会面临的焦点问题进行简要的总结,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因兴办工业企业而获得成功的张謇按照他的理想 ,自清末起在南通开始营造一个“新世界”。民国初年 ,这一有着“新村落”等数种称谓的“新世界”吸引了国内外社会的较多关注 ,而又得“模范”之称。张謇所设计的这一理想社会的源头是汉末田子泰经营的“无终山都邑” ,张謇将其演绎成自己的“村落主义”和地方自治。随着张謇对海外世界的进一步了解 ,他在其社会理想中增添了来自于西方的内容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从早年起就奉为圭臬的田子泰式的村落主义。也正是由于这一社会理想的制约 ,张謇设计和经营的近代自治社会没有实现民主化和法治化 ,而专权式的自治窒息了社会活力 ,再加上其它因素 ,最终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阻碍了南通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俄关系与外蒙古自中国的分离(1911—19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的俄国与外蒙古 ,在外蒙古“独立”问题上存在着很大分歧。在当时的条件下 ,俄国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利益 ,并不支持外蒙古形式上走向独立 ,而是打着“调停”旗号 ,一面唆使外蒙古脱离中国 ,投入俄国怀抱 ,另一面又以维护中国“宗主权”的幌子来控制外蒙古。俄国通过签订《中俄蒙协约》等条约 ,将外蒙古限制在“自治”的范围内 ,从而使其实质上从中国分离出去 ,并对该地实行“俄治”。  相似文献   
20.
论清末东北宪政改革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施宪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是清末东北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 :一是通过官制改革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 ,加强了地方公署对边疆的控制 ,为东北实施宪政铺平了道路。二是把司法独立作为实施宪政的关键 ,完善了近代地方司法体系。三是以地方自治为实施宪政的基础 ,促进了东北近代民主运动的发展。四是以谘议局为实施宪政的后盾 ,扩大了谘议局参政的深度和广度 ,并充分利用谘议局与商会的特殊关系 ,使公署、谘议局、商会形成一个有机体 ,从而东北的宪政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