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先秦时代起,对外部世界的想象一直主导中国人的世界秩序观,于是产生了诸多构想殊方世界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渴望新知的倾向,另一方面却集中体现了"华夏中心论"和"文化中心主义"的传统偏见.这样的观念,至迟到晚清依然没有改变,当时人所作的诸多海外竹枝词,就是一个绝好例证,它们往往是带着这种观念写成,其笔下流露的依然多是想象的成分而非真实.从分析海外竹枝词入手,重新检讨中国世界秩序观从古代向近代转型的问题,于今日顺应世界一体化的潮流极富意义.  相似文献   
32.
《全清词.顺康卷》是继《全宋词》、《全金元词》、《全唐五代词》之后最大的断代总集,是近几十年来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然而,其中所收毛奇龄的《竹枝词》一首,七言八句,根据体式、内容和押韵,应分为两首;有的《竹枝词》带有和声.竹枝"、"女儿",但"女儿"不应在下句的开头,应在上句第七字之后;所收焦袁熹的《竹枝》两首,不应把七言句式点断为四三句式.  相似文献   
33.
竹枝词是形成于我国唐朝中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丰富的社会风土人情内容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可补正史之不足,亦有"以诗证史"之功效。上海竹枝词有众多关于近代上海交通工具、道路建设和交通法规的转型实录,同时也反映了交通变化对上海民众生活的影响以及上海民众对西方文明的抉择过程,深度解读其史料价值,对竹枝词的研究和晚清以来上海交通变迁的探讨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35.
瀛生 《北京文史》2006,(2):34-38
摇会 有一首《京都竹枝词》描写过北京的摇会:“摇会人多笑语喧,凑钱月月典衣裨。风闻严禁齐丢手,最苦白签难诉冤。”摇会又叫醵金会,北京叫写会。这种会是储蓄的一种方法。它没有银行存款的繁琐手续,却有缓急相济之便,办好了可以称为益举之事。习惯上称起会之人为“会头”,按月出资者为“会员”(会员多少由会头决定),约定出资的数目,  相似文献   
36.
清中叶著名诗人舒位的大型民族风物组诗《黔苗竹枝词》五十四首,从族源、民居、语言文字、饮食、歌舞乐器、服饰、婚配、丧葬祭祀、商业工艺、社会结构等内容,对黔苗的民族风物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和抒写,在艺术风格上典雅清丽而充满趣味,具有珍贵的民族史料价值和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黔苗竹枝词》的规模、内容和艺术特点,可勘媲美刘禹锡竹枝词,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7.
竹枝词”是古代一种民间歌曲,唐朝中期流行于巴山蜀水(今四川)一带。当地人用笛子和鼓伴奏,边唱边跳舞。唐贞元年间(785-805),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成为唐代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后为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所肯定和接受。推而广之.由民间(大多数是无名氏)创作传唱而“升格”,晋身于上层社会。虽然形式上与七言绝句一样,但内容、风格是民歌式的。  相似文献   
38.
中国古代服饰史籍记载较多但大多是历代官服的描述,民间百姓服饰鲜有记载,四川地偏西南,四面闭塞,史籍对四川服饰记叙更是少之又少。今人大多是针对四川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如蓝勇先生对四川少数民族服饰深入的研究,阐明各族服饰地理分布及产生的机理,但对四川汉族服饰论及相对较弱,但他指出四川在明清时服饰化受移民化的影响。清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