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在新近出版的《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中,读到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诗中所云"竹径通幽处",记忆里似乎一直是"曲径通幽处",怎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相似文献   
92.
《神州民俗》2010,(9):39-40
客家竹板山歌自清代乾隆年间随着汉人中的一支客家人从广东省的陆河、海丰、陆丰等地迁入而流行,20世纪30年代,海丰经常有歌手到斗门区白蕉等镇传授山歌创作和演唱技艺,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93.
中国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竹子。竹子坚硬挺拔,光洁翠绿,有高贵素雅的美誉。  相似文献   
94.
竹与诗、画     
竹子是人们喜爱的植物,它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人们爱竹、咏竹、写竹蔚然成风。王之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文人喜竹、爱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人爱竹、咏竹、写竹是有其深刻的心理渊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广汉龙居寺中殿建筑热湿环境特征,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对建筑空间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监测,分析建筑空间温湿度时空变化规律,评估建筑热湿环境特征,探讨热湿环境对文物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筑对外界环境温湿度变化具有较好的缓冲和隔离作用,建筑内部热湿环境对文物保存不利,主要体现在相对湿度高、波动大,湿度调控将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关键。建筑热湿环境为壁画酥碱和霉斑病害主要成因,同时促进了编竹夹泥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的发生。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四川地区明代编竹夹泥墙木结构古建筑热湿环境特征的认识,而且为该建筑壁画病害和墙体结构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正>最近,国内一批景区掀起涨价风潮:凤凰古城"凭票进入景区"正式实施,游客需购买148元门票才能进入古城;婺源通票价格从180元上调到210元;四川峨眉山的旺季门票也从150元上调到185元……景区门票价格"三年必涨"。如此一来,公众普遍感到国内景区越来越"玩不起",出游意愿下降。旅游本与金钱无关,不过日益虚高的门票价格,却扫了  相似文献   
97.
茶馆李妈     
叶子烟浓厚稠密的烟雾和焦苦刺鼻的烟味儿弥漫在空气里,加上昏黄黄的灯光、竹靠椅、小方桌,还有大红桌、长条凳,白瓷盖碗、长嘴锡壶,再加上小八桂跑堂添水的应答、瞎子的说唱讲古。这是李妈的茶馆,与这份热闹相衬的,还有李妈的古道热肠。兴隆东巷的茶馆就是李妈家堂屋。抗战期间,"坐茶馆"成了新贵阳人(抗战时期避难来到贵阳的人们)的一种特别嗜好,他们怀想叨念故乡之时,茶馆是最解思乡愁之绝佳处了。那时,贵阳的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兴隆东巷当然也不例外。李妈茶馆的独特,是外面的茶馆没法比的。因为她家每天都有瞎子来  相似文献   
98.
盛夏话扇     
"举处随时消暑热, 动来常伴有清风."每当盛夏酷暑,汗流浃背之时,扇儿轻摇,清风徐徐,暑热顿消,使人心旷神怡. 扇,古称箑.《说文》曰:"箑,扇也."从字形看来,"箑"从竹,而"扇"从"羽",最原始的扇子当以竹编羽辑为之.我国扇子的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 当时舜为寻找贤才辅佐自己,亲自用羽和竹做扇,赠给贤人,以示诚意.  相似文献   
99.
刘振永 《收藏家》2011,(9):73-74
1982年4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城东郊闸口村发掘了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墓主是生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王镇,出土时在其两腋下袖管中各放有书画一卷,左边有8件,右边有7件,共15件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100.
贵州曲艺活动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有过一段辉煌历程。50年代末,当黔力技艺社更名为“贵阳市曲艺团”之后,演出更为频繁,曲种很多,南北荟萃,蔚为壮观,其中黄荣丰的竹琴最为观众所乐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